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太公望
tài gōng wàng

【拼音】:tài gōng wàng

【注音】:ㄊㄞˋㄍㄨㄥㄨㄤˋ

【结构】:太(独体结构)公(上下结构)望(上下结构)

【简体】:太公望

【繁体】:太公望

字义分解
太公望的解释
词语解释
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俗称姜太公。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尚穷困年老﹐钓于渭滨。文王出猎﹐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灭殷﹐封于齐。
基础解释
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俗称姜太公。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尚穷困年老﹐钓于渭滨。文王出猎﹐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灭殷﹐封于齐。
引证解释
⒈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俗称姜太公。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尚穷困年老,钓于渭滨。引文王出猎,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灭殷,封于齐。《孟子·尽心下》:“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综合释义
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俗称姜太公。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尚穷困年老,钓于渭滨。文王出猎,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灭殷,封于齐。《孟子·尽心下》:“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太公望[tàigōngwàng]修订本参考资料:吕尚的别号。见吕尚条。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汉语大词典
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俗称姜太公。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尚穷困年老,钓于渭滨。文王出猎,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灭殷,封于齐。《孟子·尽心下》:“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国语辞典
吕尚的别号。参见「吕尚」条。
辞典修订版
吕尚的别号。参见「吕尚」条。《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吕尚的别号。见吕尚条。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其他释义
1.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俗称姜太公。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尚穷困年老﹐钓于渭滨。文王出猎﹐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灭殷﹐封于齐。
太公望造句
1.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十五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胞弟,因灭商有功,与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合称为周初“四圣人”。
2.武王即位,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任辅相,召公、毕公等人左右辅佐武王,按照文王生前的安排承继他的事业。
3.周武王在太公望辅助下灭商,于是偃武修文,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4.有说法称,他与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都是周武王的股肱之臣,合称“周初四圣”。
5.在这种环境下,周公一壁向太公望、召公奭诠释自己的良苦专心,一壁组织力气,出师东征,讨平兵变。
6.我们的古人有“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一人得位,天下大治”的格言,周得太公望而代商而兴,齐桓公得管仲而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势成三分……
7.历史文献记载这位显赫人物的称呼许多,如姜子牙、姜尚、太公、太公望、吕尚、吕望等等。
8.因此,姜子牙又被人敬称为“太公望”。
9.吕尚又称“太公望”,其后人中也有人以其称号为氏,称“望氏”,世代沿用至今,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10.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馀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太公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