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博而不精
bó ér bù jīng

【拼音】: bó ér bù jī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ㄅㄛˊ ㄦˊ ㄅㄨˋ ㄐ一ㄥ

【简拼】:  BEBJ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近反义词
成语解释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博而不精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知识或能力。 他是博而不精的读书人
近反义词
反义词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意思是说,这个小伙子一天之中修好了电视并安装好了空调,但他的工作并不让人放心,他是不是一个做事情博而不精的人呢?
2、从小以来,他学的功夫不在少数,但是博而不精,真正引以自傲的只有少林龙爪手、太极拳和枪术,轻功反倒成了最弱的一项。
3、王老别述,是一本杂书,其中修行功法、阵势摆布、灵丹妙药、法宝炼器都有讲述,博而不精,像是一个大杂烩。
4、教育技术工作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多数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贪大贪全,开设多门类课程,直接造成本科生知识博而不精的现状。
5、不要面面俱到,博而不精,应该专攻一个方面。
6、你的知识面很宽,然而博而不精,今后你如能在理论上再深入些,一定可以取得较大成绩。
7、喜欢了解奇怪知识并且博而不精的夏承渊,在第四太阳纪年末日里从挣扎求生到引领人类反抗命运。
8、一个男生因为村长的推荐,而踏上了去往高级学院学习的路!因为拥有天才的学习与创造能力,还有内心的向往,从博而不精发展到博大精深所经历的一条坎坷之路。
9、他是博而不精的读书人。
10、那样只会浪费时间,而且博而不精,于你的修炼没有益处!
成语故事

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兴,以研究《左氏春秋》著称于世。他的儿子郑众,十二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这部经学著作。后来,郑众还学习了《周易》,《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使他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晓,在上层社会很有名气。郑众当官后,在公务之余给一些年轻人讲解《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为《左氏春秋》作注。后来,终于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释工作。这部书流传后,和另一位经学家贾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齐名,都受到学者们的好评。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家是马融。他注过《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弟子多达千人。马融除了为经书作注外,又兼注《老子》、《淮南子》。讲课时坐在高堂上,挂上纱帐,前面让学生坐着听课,后面列一班女乐演奏音乐,很有特点。马融研究了《左传》后,也准备注一部《左氏春秋》,他仔细阅读了贾逵和郑众的注本后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广博,那我怎能超过他们?”马融觉得,这两个注本各有各的长处,合起来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便决定不再给《左氏春秋》作注了。

博而不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