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托之空言
tuō zhī kōng yán

【拼音】: tuō zhī kōng yán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ㄊㄨㄛ ㄓ ㄎㄨㄥ 一ㄢˊ

【简拼】:  TZKY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近反义词
成语解释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汉 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 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托之空言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反义词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2、对于理学,他并不关注其学理层面,而是强调“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事,非徒托之空言”。
3、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
4、而惜乎宗国之不用宣圣,徒令吾夫子,自壮游以至垂暮,独善其身,托之空言,而未施之行事,以兼济天下也。
5、“现在倭焰愈炽,朝鲜受其迫胁,势甚岌岌,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将有决裂之势。
6、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7、“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应预筹战守之计。
8、‘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
9、对于理学,他并不关注其学理层面,而是强调“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事,非徒托之空言”(《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4页)。
10、对于理学,他并不关注其学理层面,而是强调“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事,非徒托之空言”(《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4页)。【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成语翻译
英语:blow bubbles <pay lip service to>
托之空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