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1.指农历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也指那时的月光。

2.欠缺;不足。

动词

(1) 农历月朔前后月见于东方

朒朒警阙。——谢庄《月赋》

(2) 又如:朒朒(农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

(3) 亏缺,不足 。如:朒数(稍小于正数之数);朒缩(退缩)

(4) 扭,折伤

有几个朒翻了的,也有闪朒腿的,爬得起来,奔命走出庙门。——《水浒传》

朒【辰集上】【月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女六切,音衄。《說文》朔而月見東方曰朒。○按朒《說文》作肭,非。當从肉。《謝莊·月賦》朒朓警闕。《李善註》引《說文》亦作朒。餘詳肭字註。

《玉篇》縮朒,不寬伸之貌。《前漢·五行志》王侯縮朒不任事。《註》鄭氏曰:縮朒,不任事之貌也。

【朒】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名词 农历月初月亮在东方出现的情形。《文选.谢庄.月赋》:「朒朓警阙,朏魄示冲。」唐.卢肇〈海潮赋.序〉:「其朒其朓,则潮亦随之。」
  • 形容词 不足、欠缺。《九章算术.卷七》「盈不足」句下晋.刘徽.注:「盈者谓之朓,不足者谓之朒。」《镜花缘.第七六回》:「此是盈朒算法,极其容易。」
  • 动词 畏缩、不伸。  【组词】:「肭缩」。《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王侯缩朒不任事,臣下弛纵,故月行迟也。」
  • 动词 扭伤、折伤。《水浒传.第四二回》:「有几个攧翻了的,也有闪朒腿的,扒得起来奔命。」
朒农历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如“~朓警阙,朏魄示冲。”中字义,或者亏缺;不足的意思。

"朒"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nǜ

总画数:10

部首:月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朒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