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1)(动)以口作声对狗发出命令。~《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2)(动)教唆,指使别人做坏事。~《北史·卷二六·宋隐传》:「尔如狗耳!为人所嗾。」|~《聊斋志异·卷三·商三官》:「以醉谑忤邑豪,豪嗾家奴乱捶之,舁归而毙。」

动词

(1) (形声。从口,族声。本义:使狗;发出使狗咬人的声音)

(2) 同本义

公嗾夫獒焉——《左传·宣公二年》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唐· 李贺《公无出门》

(3) 教唆,指使

豪嗾家奴乱捶之…——《聊斋志异》

(4) 泛指使唤;呼之使行

那只白鹅,见地下有血,各处流动,就来吃血,穿珠人把鹅嗾去,不久又复走来。——沈从文《月下小景》

嗾【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后切,音叟。《說文》使犬聲。《玉篇》《方言》秦晉冀隴謂使大曰嗾。《左傳·宣二年》公嗾夫獒焉。《疏》服虔云:嗾,㖩也。《釋文》嗾,素口反。服本作㖩。《廣韻》同𠻛。

《唐韻》蘇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奏切,𠀤音漱。或作族。

《廣韻》倉奏切《集韻》千𠋫切,𠀤音湊。或作𠻛。

《集韻》蘇臥切,音䐝。

《集韻》《類篇》𠀤先侯切,音摗。或作𠻛〈氵造〉。

《集韻》作木切,音鏃。或作𠻛,義𠀤同。

说文解字

嗾【卷二】【口部】

使犬聲。从口族聲。《春秋傳》曰:“公嗾夫獒。”穌奏切

说文解字注

(嗾)使犬聲。見左傳宣二年。使犬者、作之噬也。方言曰。秦晉之西鄙自冀隴而西使犬曰哨。郭音騷。哨與嗾一聲之轉。公羊疏云。今呼犬謂之屬。从口。族聲。穌奏切。三部。釋文素口反。春秋傳曰。公嗾夫獒。按嗾服本作取。云取嗾也。嗾夫獒。使之噬盾也。今本釋文、正義皆譌亂。取誤爲㖩。

【嗾】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sǒu
怎么读:

  • 动词 以口作声对狗发出命令。《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唐.李贺〈公无出门〉诗:「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 动词 教唆,指使别人做坏事。《北史.卷二六.宋隐传》:「尔如狗耳!为人所嗾。」《聊斋志异.卷三.商三官》:「以醉谑忤邑豪,豪嗾家奴乱捶之,舁归而毙。」
其他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嗾"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sǒu

总画数:14

部首:口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嗾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