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代重量单位;合古代的二十两;一说是二十四两。也作“溢”。

名词

(形声。从金,益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同本义

黄金四十镒。——《国语》

鎰【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𠀤音逸。《孟子》雖萬鎰。《註》鎰,二十兩也。鄭康成曰:三十兩。《晉語》黃金四十鎰。《正字通》或曰史記註:臣瓚曰: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蓋漢以前以鎰名金,漢以後以斤名金也。鎰者二十四兩,斤者十六兩也。

《韻會》通作溢。《前漢·食貨志》黃金以溢爲名。《荀子·儒效篇》千溢之寶。《韓非子·五蠹篇》鑠金百鎰。《禮·喪記》朝一溢米,夕一溢米。《註》方氏曰:溢,與鎰同。米二十四分升之一。

【镒】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以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汉.赵岐.注:「二十两为镒。」《文选.左思.吴都赋》:「器用万端,金镒磊砢。」李善注引刘逵曰:「金二十四两为镒。」
【镒】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以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  【组词】:黄金百镒
镒是一个汉字,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通用货币,也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二十两。

"镒"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yì

总画数:15

部首:钅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镒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