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1.冻:清泉~而不流。

2.闭塞。

动词

(1) 冻结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庄子》

(2) 又如:冱阴(阴冷之气,凝聚不散);冱涸(冱结。凝结);冱寒(寒气凝结)

(3) 凝聚

大摄,骨枯而血冱。——《集韵》

形容词

(1) 寒冷 。如:冱冻(天寒地冻);冱冥(阴晦寒冷);冱严(天寒地冻)

(2) 闭塞的

穷冱惟沙漠,昔闻今信然。——张养浩《上都道中》

冱【子集下】【冫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𠀤音護。《玉篇》寒也。《廣韻》寒凝也。《張衡·西京賦》涸隂冱寒。《韻會》通作涸。

【冱】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动词 寒气凝结。《广韵.去声.暮韵》:「冱,寒凝。」《旧唐书.卷三零.音乐志三》:「火林霰雪,汤泉凝冱。」
  • 形容词 凝结的、冻结的。《旧唐书.卷三零.音乐志三》:「寒雰敛色,冱泉凝漏。」

"冱"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hù

总画数:6

部首:冫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冱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