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古同“”,裸露。

形容词

素雅,无文彩 。如:襢衣(古代王后六服之一。白色。亦为世妇和卿大夫妻的礼服)

襢【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𠀤同袒。《說文》裼也。《詩·鄭風》襢裼暴虎。《傳》襢裼,肉袒也。

《廣韻》知演切《韻會》知輦切,𠀤音展。《禮·喪大記》設牀襢策。《註》袒簀也。《又》君爲廬宮之大夫士襢之。《註》襢,袒也,謂不障也。

陟扇切,音𩥇。《禮·玉藻》一命襢衣。《釋名》襢衣,襢,坦也,坦然正白,無文采也。與𧝑同。詳𧝑字註。

《類篇》時戰切,音膳。去上服也。

諸延切。同旃。旗曲柄也。

澄延切,音纏。𧘑襢,褌也。

说文解字

旃【卷七】【㫃部】

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衆。从㫃丹聲。《周禮》曰:“通帛爲旃。”旜,旃或从亶。諸延切

说文解字注

(旃)旗曲柄也。漢田蚡傳曰。前堂羅鐘𡔷。列曲旃。蘇林云。禮、大夫立曲旃。曲旃、柄上曲也。按蘇林所據禮正與周禮司常孤卿建旜、大司馬帥都載旜合。帥都、遂大夫也。左傳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正謂大夫用旃也。庸風傳曰。干旄、大夫之旃。子虛賦。靡魚須之橈旃。張揖曰。以魚須爲柄。師古曰。橈旃卽曲旃也。所㠯旃表士衆。旃當爲展。以曡韵爲訓。聘禮曰。使者載旜。注云。載之者、所以表識其事也。及竟張旜誓。注云。張旜、明事在此國也。此與仲秋治兵載旜皆展表士衆之義。从㫃。丹聲。諸延切。十四部。叚借爲語助。如尙愼旃哉。傳曰旃、之也。周禮曰。通帛爲旃。司常職文。注云。通帛謂大赤。從周正色。無飾。爾雅。因章曰旃。郭云。因絳帛之文章。不復畫之。

【襢】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zhàn
怎么读:

  • 形容词 素雅、无文彩。  【组词】:「襢衣」。

"襢"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tǎn

总画数:18

部首:衤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襢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