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 qī ]

1.  脚:“其狱一踦腓一踦屦而当死。”

2.  跛:“其跳者踦也。”

动词

(1) 用膝顶住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庄子·养生主》

(2) 又如:踦踦(一方抵撑,一方拉引。拼博争持的样子)

(3) 倚立 。如:踦户(倚门);踦闾(倚门,紧挨着门)

踦【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𠀤音欹。《說文》一足也。《博雅》蹇也。《揚子·方言》踦,奇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全物而體不具謂之倚。梁楚之閒謂之踦。雍梁之西郊,凡嘼支體不具者謂之踦。《廣韻》亦作㞆。

《前漢·段會宗傳》亦足以復鴈門之踦。《註》應劭曰:踦,隻也。踦隻,不偶也。

《左思·蜀都賦》山阜猥積而踦嶇。《註》傾側也。○按與崎同。

《集韻》巨綺切,音技。足脛也。《爾雅·釋畜》左白踦。《註》前左脚白。

《釋蟲》蠨蛸長踦。《註》小鼄鼅長脚者。

《廣韻》居綺切《集韻》《韻會》舉綺切,𠀤音掎。《公羊傳·成二年》相與踦閭而語。《註》閭,當道門。閉一扇,開一扇,一人在外,一人在內,曰踦閭。《韓非子·亡徵篇》必其治亂,其强弱相踦者也。

《集韻》於義切,音倚。義同。

《集韻》語綺切,音蟻。觸也。《莊子·養生主》膝之所踦。《音義》刺也。

《集韻》居宜切,音羈。與羇同。旅寓。

《揚子·太𤣥經》益以踦贏二贊成三百六十五日。

说文解字

踦【卷二】【足部】

一足也。从足奇聲。去奇切

说文解字注

(踦)一足也。管子。俈堯之時。一踦腓。一踦屨。而當死。謂一足剕、一足屨當死罪也。引伸之凡物單曰踦。方言。倚踦奇也。自關而西凡全物而體不具謂之倚。梁楚之閒謂之踦。雍梁之西郊凡嘼支體不具者謂之踦。公羊傳。匹馬隻輪無反者。何曰。匹馬、一馬也。隻、踦也。又相與踦閭而語。何云。閉一扇、開一扇。一人在內、一人在外。戰國策。必有踦重者矣。踦重、偏重也。若衣部曰。襱、絝踦也。毛傳曰蟰蛸、長踦也。則皆謂足。不必一足。从足。奇聲。去奇切。古音在十七部。

【踦】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名词 腿、脚胫。唐.元稹〈蜘蛛诗.序〉:「巴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边数寸,而踦长数倍其身。」
其他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动词 刺、触、顶住。《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其他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形容词 倾斜不平。通「崎」。《文选.左思.魏都赋》:「山阜猥积而踦。」
【踦】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腿、脚胫。
踦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脚跛,行走不便。

"踦"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yǐ

总画数:15

部首:足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踦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