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根深柢固
gēn shēn dǐ gù

【拼音】:gēn shēn dǐ gù

【注音】:ㄍㄣㄕㄣㄉ一ˇㄍㄨˋ

【词性】:成语。

【简体】:根深柢固

【繁体】:根深柢固

字义分解
根深柢固的解释
词语解释
根深柢固gēnshēndǐgù。(1)根基牢固,不可动摇。(2)已变成性格的中心,难于或不能改变、减少或消灭。
基础解释
同/'根深蒂固/',比喻根基牢固,不可动摇。
引证解释
⒈同“根深蒂固”。引宋司马光《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虽国家恩德在民,沦於骨髓,根深柢固,万无所虑。”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四者之入於心,如木之於地,根深柢固,故能发荣滋长,畅茂条达而生色也。”巴金《家》二十九:“‘你不看见在这个社会里旧势力还是那样根深柢固吗?’黄存仁站起来,搔着他的短发苦恼地说。”
综合释义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根深柢固[gēnshēndǐgù]修订本参考资料:根柢长得深且稳固。比喻基础坚实,牢不可拔。见深根固柢条。宋˙司马光˙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虽国家恩德在民,沦于骨髓,根深柢固,万无所虑。根深柢固[gēnshēndǐgù]比喻基础坚固,牢不可拔。 【造句】老一辈的人有些观念根深柢固,难以改变。
网友释义
根深柢固,成语,读音为gēnshēndǐgù,释义为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出自《韩非子·解老》。
汉语大词典
同“根深蒂固”。宋司马光《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虽国家恩德在民,沦于骨髓,根深柢固,万无所虑。”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发荣滋长,畅茂条达而生色也。”巴金《家》二十九:“‘你不看见在这个社会里旧势力还是那样根深柢固吗?’黄存仁站起来,搔着他的短发苦恼地说。”
国语辞典
根柢长得深且稳固。比喻基础坚实,牢不可拔。参见「深根固柢」条。
辞典修订版
根柢长得深且稳固。比喻基础坚实,牢不可拔。参见「深根固柢」条。宋.司马光〈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虽国家恩德在民,沦于骨髓,根深柢固,万无所虑。」
辞典简编版
比喻基础坚固,牢不可拔。 【造句】老一辈的人有些观念根深柢固,难以改变。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根柢长得深且稳固。比喻基础坚实,牢不可拔。见深根固柢条。宋˙司马光˙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虽国家恩德在民,沦于骨髓,根深柢固,万无所虑。
其他释义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处
韩非《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根深柢固造句
1.他从来没有想过忠孝仁爱信义等根深柢固的教条,在许由眼里居然是一种负担,一种妨碍自由的绊脚石。
2.现行的数十种法规加上根深柢固的习惯,使提升效益的努力窒碍难行,甚至还奖励浪费。
3.在尼泊尔的农村,性别不平等是普遍而且根深柢固的问题,很多女孩和妇女的教育和医疗权利遭剥夺,注定一代复一代在贫穷中渡过一生。
4.然而,世人对这八种现象却是推崇备至。因此,这个世界的精神层面,早已扭曲纷乱,成为陈年痼疾,根深柢固,而不可救药矣!
5.这种倾向显示了人类的导向反应是多麽根深柢固
6.抗拒解散种姓制度,源于精英阶层根深柢固的恐惧,他们担心,经济力会被夺走,交给穷人。
7.这个问题牵涉到一个被盘据的根深柢固的位置,被什麽盘据?
8.当孩子的行为根深柢固时,要想扭转过来,就太晚了。
9.随著印度经济火速成长,这个国家最严重、最根深柢固的挑战,仍是如何对抗牢不可破的种姓阶级偏见。
10.结果,这个超越经验的自我本身,被相对化对待,因为它牵涉到一种自我的认同根深柢固的误认。
根深柢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