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高抬明镜
gāo tái míng jìng

【拼音】:gāo tái míng jìng

【注音】:ㄍㄠㄊㄞˊㄇ一ㄥˊㄐ一ㄥˋ

【词性】:成语。

【简体】:高抬明镜

【繁体】:高抬明鏡

字义分解
高抬明镜的解释
词语解释
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高抬明镜[gāotáimíngjìng]⒈见“高抬明镜”。
引证解释
⒈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见《西京杂记》卷三。后以“高抬明镜”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寃!”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幸遇清官,高抬明镜,费尽心机,赚出了合同的一张文契。”《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寃。”
综合释义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与小妇人并无干涉,只望大人~替小妇人做主咱。◎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高抬明镜[gāotáimíngjìng]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天理昭然,一一是他亲口招承,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作主咱。」也作「明镜高悬」。
汉语大词典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见《西京杂记》卷三。后以“高抬明镜”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幸遇清官,高抬明镜,费尽心机,赚出了合同的一张文契。”《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
国语辞典
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天理昭然,一一是他亲口招承,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作主咱。」也作「明镜高悬」。高抬明镜[gāotáimíngjìng]⒈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元·关汉卿也作「明镜高悬」。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天理昭然,一一是他亲口招承,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窦娥冤·第二折》:「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作主咱。」成语解释高抬明镜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天理昭然,一一是他亲口招承,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作主咱。亦作明镜高悬。
其他释义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近反义词
反义词
高抬明镜造句
1.与小妇人并无干涉,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做主咱。◎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高抬明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