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词穷理尽
cí qióng lǐ jìn

【拼音】:cí qióng lǐ jìn

【注音】:ㄘˊㄑㄩㄥˊㄌ一ˇㄐ一ㄣˋ

【词性】:成语。

【简体】:词穷理尽

【繁体】:詞窮理盡

字义分解
词穷理尽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词穷理尽[cíqiónglǐjìn]⒈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引证解释
⒈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引唐崔致远《萧遘相公书》之二:“仰干陶冶,敬託牋毫,始知调急声哀,唯愧词穷理尽。”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
综合释义
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臣子之义,身非己有,~,不敢求去。◎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词穷理尽[cíqiónglǐjìn]无言以对,无理可论。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窃闻明诏,已察其实,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也作「词穷理绝」。
汉语大词典
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唐崔致远《萧遘相公书》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笺毫,始知调急声哀,唯愧词穷理尽。”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
国语辞典
无言以对,无理可论。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窃闻明诏,已察其实,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也作「词穷理绝」。词穷理尽[cíqiónglǐjìn]⒈无言以对,无理可论。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窃闻明诏,已察其实,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也作「词穷理绝」。成语解释词穷理尽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无言以对,无理可论。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窃闻明诏,已察其实,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亦作词穷理绝。
出处
唐·崔致远《萧遘相公书》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笺毫,始知调急声哀,唯愧词穷理尽。”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词穷理尽造句
1.怀袖只晓得他这是词穷理尽,便搬出官府来压人。
2.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
词穷理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