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披裘负薪
pī qiú fù xīn

【拼音】:pī qiú fù xīn

【注音】:ㄆ一ㄑ一ㄡˊㄈㄨˋㄒ一ㄣ

【词性】:成语。

【简体】:披裘负薪

【繁体】:披裘負薪

字义分解
披裘负薪的解释
词语解释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披裘负薪[pīqiúfùxīn]⒈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
基础解释
贫困隐逸。
引证解释
⒈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引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於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隐逸贫居之典。唐王绩《游北山赋》:“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亦省作亦省作“披裘”。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卢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综合释义
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勿据梧而策杖,亦~。◎唐·王绩《游北山赋》披裘负薪[pīqiúfùxīn]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着夏日五月的烈阳,披着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亦作五月披裘。披裘负薪[pīqiúfùxīn]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着夏日五月的烈阳,披着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
网友释义
词义【读音】:(pīqiúfùxīn)〖解释〗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瞠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之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于姓名!’遂去不顾。”
汉语大词典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隐逸贫居之典。唐王绩《游北山赋》:“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亦省作亦省作“披裘”。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卢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国语辞典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披裘负薪[pīqiúfùxīn]⒈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成语解释披裘负薪
辞典修订版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着夏日五月的烈阳,披着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着夏日五月的烈阳,披着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亦作五月披裘。
其他释义
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披裘负薪造句
1.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负薪。◎唐·王绩《游北山赋》
披裘负薪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