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触目崩心
chù mù bēng xīn

【拼音】:chù mù bēng xīn

【注音】:ㄔㄨˋㄇㄨˋㄅㄥㄒ一ㄣ

【词性】:成语。

【简体】:触目崩心

【繁体】:觸目崩心

字义分解
触目崩心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触目崩心[chùmùbēngxīn]⒈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引证解释
⒈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引《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南朝陈徐陵《答李颙之书》:“且年光遒尽,触目崩心。扶力含毫,诸不申具。”
综合释义
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且年光遒尽,~。扶力含毫,诸不申具。◎南朝·陈·徐陵《答李颙之书》触目崩心[@@@@@#####《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崩心。」(源)]@@@@@《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崩心。」(源)触目崩心[@@@@@#####《艺文类聚.卷五一.封爵部.亲戚封》引南朝梁.任昉〈为武帝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可追封长沙郡王。」]@@@@@《艺文类聚.卷五一.封爵部.亲戚封》引南朝梁.任昉〈为武帝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可追封长沙郡王。」触目崩心[@@@@@#####《艺文类聚.卷五一.封爵部.亲戚封》引南朝梁.任昉〈为武帝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可追封长沙郡王。」]目光所及,令人深受冲击。形容事情极为惨重。南朝梁.任昉〈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也作「触目骇心」、「触目惊心」。
国语辞典
目光所及,令人深受冲击。形容事情极为惨重。南朝梁.任昉〈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也作「触目骇心」、「触目惊心」。触目崩心[chùmùbēngxīn]⒈目光所及,令人深受冲击。形容事情极为惨重。南朝梁·任昉〈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也作「触目骇心」、「触目惊心」。成语解释触目崩心
成语词典版
01.《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崩心。」(源)02.《艺文类聚.卷五一.封爵部.亲戚封》引南朝梁.任昉〈为武帝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可追封长沙郡王。」
其他释义
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出处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触目崩心造句
1.且年光遒尽,触目崩心。扶力含毫,诸不申具。◎南朝·陈·徐陵《答李颙之书》
触目崩心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