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书牍
shū dú

【拼音】:shū dú

【注音】:ㄕㄨㄉㄨˊ

【结构】:书(独体结构)牍(左右结构)

【简体】:书牍

【繁体】:書牘

字义分解
书牍的解释
词语解释
书牍shūdú。(1)书信。书牍[shūdú]⒈书信。例书牍盈案。英letter;
基础解释
书信。
引证解释
⒈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引《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牘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有士人颇强记自负,饮酒世尠双。乃求朝士之有声价者,藉其书牘与先容。一旦持謁张,张得函啟缄,喜曰:‘君果多闻耶,又能敌吾饮。’”明胡应麟《诗薮·六朝》:“陈思书牘,欲以翰墨为勋绩。”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析言詔令、奏议,总曰书牘之属。”
网络解释
书牍书牍,汉语词汇。
释义
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
综合释义
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牘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有士人颇强记自负,饮酒世尠双。乃求朝士之有声价者,藉其书牘与先容。一旦持謁张,张得函啟缄,喜曰:‘君果多闻耶,又能敌吾饮。’”明胡应麟《诗薮·六朝》:“陈思书牘,欲以翰墨为勋绩。”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析言詔令、奏议,总曰书牘之属。”
汉语大词典
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有士人颇强记自负,饮酒世鲜双。乃求朝士之有声价者,藉其书牍与先容。一旦持谒张,张得函启缄,喜曰:‘君果多闻耶,又能敌吾饮。’”明胡应麟《诗薮·六朝》:“陈思书牍,欲以翰墨为勋绩。”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析言诏令、奏议,总曰书牍之属。”
国语辞典
信札。书牍[shūdú]⒈信札。引《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书牍盈案,宾客满门。」近书函书柬书信
辞典修订版
信札。《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书牍盈案,宾客满门。」
其他释义
文体名。信函简牍之类的通称。书古指信函,牍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一般应用于私人之间。包括书、启、笺、移、牍、简、札、帖等。
近反义词
书牍造句
1.在盛行以干支纪年的当时,公私书牍,诗文写作,凡要落款的,除年号外,就用干支,干支观念,比今人强得多,是错不了的。
2.更难得的是,在他的各类书牍札记中有不少自述性资料,加上他人的记述,后世对苏东坡的生平所知,远多于大多数传统中国文人学者。
3.御书房的奏章书牍非常多,几乎无所不包。
4.经涉五朔,逾历四晦,书牍十二,接觐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 
5.因为米格21不必像拦截高空高速轰炸机那样,在高空以超音速的冲刺书牍拦截对手,美军雷达制导导弹远距迎面拦射的优势形同虚设。
6.《示季子懋修》,《张居正集》第二册,卷二八,书牍十五,第1251页。
7.在盛行以干支纪年的当时,公私书牍,诗文写作,凡要落款的,除年号外,就用干支,干支观念,比今人强得多,是错不了的。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29260/书牍造句
8.《示季子懋修》,《张居正集》第二册,卷二八,书牍十五,第1251页。[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29260/造句]
书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