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老老
lǎo lao

【拼音】:lǎo lao

字义分解
老老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即“姥姥”,外祖母。英:maternalgrandma(grandmother);老老[lǎolao]⒈即“姥姥”,外祖母。英maternalgrandma(grandmother);
基础解释
[maternalgrandmagrandmother]即“姥姥”,外祖母
引证解释
⒈ 以敬老之道侍奉老人。引:《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郑玄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管子·入国》:“所谓老老者,凡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槨。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荀子·修身》:“老老而壮者归焉。”杨倞注:“老老,谓以老为老而尊敬之也。”⒉ 称谓。外祖母。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七回:“北边人称呼外祖母多有叫老老的。”⒊ 称谓。对已作外祖母者之称。按,此指刘老老。引:《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听了道:‘嗐!我的老老,告诉不得你了!’”⒋ 称谓。对男性老年人的敬称。引:唐游方《任城县桥亭记》:“请为亭馆,以壮桥池,故乡老老白於吏,邑吏谋於府。”抗日歌谣《八路好》:“八路对人实在好,态度温和脸带笑。见老妇,叫奶奶;见老头,称老老。”⒌ 称谓。老者自称。引:昆剧《墙头马上》第七场:“你们要白相,我老老陪你们白相。”⒍ 称谓。方言。收生婆。⒈以敬老之道侍奉老人。引《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郑玄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管子·入国》:“所谓老老者,凡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槨。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荀子·修身》:“老老而壮者归焉。”杨倞注:“老老,谓以老为老而尊敬之也。”⒉称谓。外祖母。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七回:“北边人称呼外祖母多有叫老老的。”⒊称谓。对已作外祖母者之称。按,此指刘老老。引《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听了道:‘嗐!我的老老,告诉不得你了!’”⒋称谓。对男性老年人的敬称。引唐游方《任城县桥亭记》:“请为亭馆,以壮桥池,故乡老老白於吏,邑吏谋於府。”抗日歌谣《八路好》:“八路对人实在好,态度温和脸带笑。见老妇,叫奶奶;见老头,称老老。”⒌称谓。老者自称。引昆剧《墙头马上》第七场:“你们要白相,我老老陪你们白相。”⒍称谓。方言。收生婆。
综合释义
以敬老之道侍奉老人。《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郑玄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管子·入国》:“所谓老老者,凡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槨。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荀子·修身》:“老老而壮者归焉。”杨倞注:“老老,谓以老为老而尊敬之也。”称谓。外祖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北边人称呼外祖母多有叫老老的。”称谓。对已作外祖母者之称。《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听了道:‘嗐!我的老老,告诉不得你了!’”按,此指刘老老。称谓。对男性老年人的敬称。唐游方《任城县桥亭记》:“请为亭馆,以壮桥池,故乡老老白於吏,邑吏谋於府。”抗日歌谣《八路好》:“八路对人实在好,态度温和脸带笑。见老妇,叫奶奶;见老头,称老老。”称谓。老者自称。昆剧《墙头马上》第七场:“你们要白相,我老老陪你们白相。”称谓。方言。收生婆。老老[另外,北京土话里也有“老老”的说法,比如:“你老老!”表达一种愤怒和否定的情绪。这里的“老老”是一个满语词的音译,即满音汉字。#####据康熙五十二年(@@@@@年)所编《大清全书》卷十载:“老老指乱谈。多言无济之人。恶调。”词意后来演变成“不相信”、“不可能”、“没门儿”、“不行”等意。所谓“恶调”,指北京话里特有的“上音变调”韵味,原满语两个音节,皆发“捞”音,经变成京腔,“恶调”后,为加重语气,第一音节发成了“老”音,这样“老捞”的发音,就更具有浓郁的北京土话色彩。]另外,北京土话里也有“老老”的说法,比如:“你老老!”表达一种愤怒和否定的情绪。这里的“老老”是一个满语词的音译,即满音汉字。据康熙五十二年(@@@@@年)所编《大清全书》卷十载:“老老指乱谈。多言无济之人。恶调。”词意后来演变成“不相信”、“不可能”、“没门儿”、“不行”等意。所谓“恶调”,指北京话里特有的“上音变调”韵味,原满语两个音节,皆发“捞”音,经变成京腔,“恶调”后,为加重语气,第一音节发成了“老”音,这样“老捞”的发音,就更具有浓郁的北京土话色彩。
网友释义
老老是汉语词汇,拼音lǎolao,出自《礼记·大学》。
汉语大词典
(1).以敬老之道侍奉老人。《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郑玄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管子·入国》:“所谓老老者,凡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椁。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荀子·修身》:“老老而壮者归焉。”杨倞注:“老老,谓以老为老而尊敬之也。”(2).称谓。外祖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北边人称呼外祖母多有叫老老的。”(3).称谓。对已作外祖母者之称。《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听了道:‘嗐!我的老老,告诉不得你了!’”按,此指刘老老。(4).称谓。对男性老年人的敬称。唐游方《任城县桥亭记》:“请为亭馆,以壮桥池,故乡老老白于吏,邑吏谋于府。”抗日歌谣《八路好》:“八路对人实在好,态度温和脸带笑。见老妇,叫奶奶;见老头,称老老。”(5).称谓。老者自称。昆剧《墙头马上》第七场:“你们要白相,我老老陪你们白相。”(6).称谓。方言。收生婆。
国语辞典
⒈ 北方人称外祖母。也作「姥姥」。⒉ 对老妇人的尊称。也作「姥姥」。引:《程乙本红楼梦·第六回》:「这刘老老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老老[lǎolao]⒈北方人称外祖母。也作「姥姥」。⒉对老妇人的尊称。也作「姥姥」。引《程乙本红楼梦·第六回》:「这刘老老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英语maternalgrandmother,sameas姥姥法语grand-mèrematernelle
其他释义
同‘姥姥’。
老老造句
1.长老老泪纵横的哀叹讲述着,李明安慰好一会才让老人回洞去休息。
2.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华传统过小年;家家户户忙碌碌,老老少少笑开颜;财神爷爷堂上坐,灶王奶奶送上天;今天我把祝福送,给挚爱亲朋鞠一躬,祝小年快乐,福乐无穷。
3.既然想当学生,就得矮人一等,就得装“孙子”,老老实实听教练的,不然真的把我勒令退学,我可就前功尽弃了。
4.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蹋。
5.罪犯在明察秋毫的公安人员面前瞒不过,只得老老实实地供出了实情。
6.不过,对大部分老板而言,哪怕仅仅是出于对法律的敬畏,能老老实实地按劳计酬、按时付清就谢天谢地了。
7.但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它告诉你,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和呈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认为一个概念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出于智力上的懒惰。
8.既然入乡随俗,拓跋痕三人倒也老老实实的跟着众人朝祭坛三拜九叩。
9.这一辈子是“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兢兢业业干事,勤勤俭俭生活”。
10.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老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