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老生常谈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拼音】:lǎo shēng cháng tán

【注音】:ㄌㄠˇㄕㄥㄔㄤˊㄊㄢˊ

【词性】:名词、成语。

【简体】:老生常谈

【繁体】:老生常談

字义分解
老生常谈的解释
词语解释
老生常谈lǎoshēng-chángtán。(1)原义为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泛指经常说起的老话。老生常谈[lǎoshēngchángtán]⒈原义为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泛指经常说起的老话。例邓颺怒曰:“此老生之常谈耳!”辂曰:“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三国演义》英betriteandcommonplace;commontalkofanoldscholar;commonplace;platitude;standingdish;sundayschoolstruth;twice-toldtale;
基础解释
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讲的话。后指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
引证解释
⒈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颺曰:‘此老生之常谭。’輅答曰:‘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作“常谈”。原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后泛指讲惯了的老话。唐刘知几《史通·书志》:“若乃前事已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説,成此游词,多见其老生常谈,徒烦翰墨者矣。”宋黄庭坚《流民叹》诗:“风生羣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老生常谈。”夏衍《心防》第二幕:“我懒得应酬,说来说去,全是听腻了的老生常谈。”
综合释义
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网友释义
老生:老书生。老生常谈,解释: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汉语大词典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飏曰:‘此老生之常谭。’辂答曰:‘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作“常谈”。原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后泛指讲惯了的老话。唐刘知几《史通·书志》:“若乃前事已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说,成此游词,多见其老生常谈,徒烦翰墨者矣。”宋黄庭坚《流民叹》诗:“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老生常谈。”夏衍《心防》第二幕:“我懒得应酬,说来说去,全是听腻了的老生常谈。”
国语辞典
老书生的寻常言论。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邓飏怒曰:『此老生之常谈耳。』」《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也作「老生常谭」。老生常谈[lǎoshēngchángtán]⒈老书生的寻常言论。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也作「老生常谭」。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六回》:「邓飏怒曰:『此老生之常谈耳。』」《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近千篇一律陈旧见解成语解释老生常谈
辞典修订版
老书生的寻常言论。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三国演义.第一零六回》:「邓扬怒曰:『此老生之常谈耳。』」《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也作「老生常谭」。
辞典简编版
老书生的寻常言论。比喻时常听到,毫无新意的话。 【造句】有些话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颠扑不破的。
成语词典版
01.唐.刘知几《史通.卷三.书志》:「若乃前事以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说,成此游词,多见其老生常谈,徒烦翰墨者矣。」02.《元史.卷一八六.归阳列传》:「时海内多故,阳上三策:一曰振纪纲,二曰选将材,三曰审形势。亹亹数千言,时以为老生常谈,不能用。」03.《醒世恒言.卷四零.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良久,一吏报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04.《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05.《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只看他这『积』字,这『必』字,何等有斤两,有把握,只可惜世人都把他作老生常谈读过去了。」
其他释义
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典故
出处《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者生常谭(谈)。释义老书生常讲的话,没有新的意思。比喻听惯听厌的话。故事三国时候,有个名叫管辂的人,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光其喜爱天文。十五岁时,已熟读《周易》,通晓占卜术,渐渐有了小名气。日子一久,传到吏部尚书何晏、侍中尚书邓飓耳里。这天,正好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两个大官吃饱喝足后,闹着无聊,便派人把管辂召来替他们占卜。管辂早就听说这两人是曹操侄孙曹爽的心腹,倚仗权势,胡作非为,名声很不好。他考虑了一会几,想趁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他们一顿,灭灭他们的威风。何虽一见管辂,就大声嚷道:”听说你的占卜很灵验,快替我算一卦,看我能不能再有机会升官发财。另外,这几天晚上我还梦见苍蝇总是叮在鼻子上,这是什么预兆?”管辂想了一想,说:“从前周公忠厚正直,辅助周成王建国立业,国泰民安;现在你的职位比周公还高,可感恩你的人很少,惧伯你的人却很多,这恐怕不是好预兆。你的梦按照卜术来测,也是个凶相阿!”管辂接着又说:“要想逢凶化吉,消灾避难,只有多效仿周公等大圣贤们,发善心,行善事。”邓飓一旁听了,很不以为然,连连摇头说:“这都是些老生常谈,没什么意思。”何宴脸上铁青,一语不发。管辂见了,哈哈一笑:“虽说是老生常谈的话,却不能加以轻视啊!”不久,新年到了,传来消息说何宴、邓辂与曹爽一起因谋反而遭诛杀。管辂知道后,连声说:“老生常谈的话,他们却置之不理,所以难怪有如此下场啊!”
出处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何晏、邓飏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飏曰:‘此老生之常谈。’”
近反义词
老生常谈造句
1.爱情让一个人完整,听起来好像是老生常谈,其实,当认定身边的人就是你的另一半,这样看世界才会觉得完美。
2.此外,预测家们如此众口一词地预言日本未来的技术优势,以致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的日本国家形象成了商业报刊的老生常谈
3.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新的生命的话。
4.银行业是一场信心博弈已是老生常谈
5.跳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最近可锐职业顾问发现,“中薪族”跳槽出现了“职业兴趣周期缩短症”。
6.当经济学者提及生产力成长是经济发展的根源时,他们所言几乎是老生常谈。 
7.扯淡这方面他是专业的,而这些老生常谈的话,经过了他的口吻,仿佛也变得更加有深意了起来,至少在王诗雨听来,那是高深莫测,充满了哲思。
8.管理者常常做出两个老生常谈且自相矛盾的假设:第一种假设是:善恶之间泾渭分明,而管理者的工作是把害群之马揪出去。
9.有个老生常谈的故事说的是某人去见一位当地的吹牛大王,要求他编出个天方夜谭来。
10.他一逮住机会,就把他那套老生常谈的养生哲学搬了出来。
老生常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