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葭莩
jiā fú

【拼音】:jiā fú

【结构】:葭(上下结构)莩(上下结构)

【简体】:葭莩

【繁体】:葭莩

字义分解
葭莩的解释
词语解释
芦苇里的薄膜。比喻亲戚关系疏远淡薄。用作新戚的代称。比喻瘠薄;简薄。
基础解释
1.芦苇里的薄膜。2.用作新戚的代称。3.比喻瘠薄;简薄。
引证解释
芦苇里的薄膜。比喻亲戚关系疏远淡薄。《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筩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葭莩为汉帝之亲,枝叶为周公之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一讯。”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用作新戚的代称。《梁书·武帝纪上》:“萧领军葭莩之宗,志存柱石。”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若不弃微贱,永结葭莩,死且不恨。”比喻瘠薄;简薄。唐杨炯《李怀州墓志铭》:“地则葭莩,祥惟岳瀆。”宋杨万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病眼仇寃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
网络解释
葭莩葭莩,汉语词汇。
释义
1,芦苇秆内的薄膜。比喻关系极其疏远淡薄。2,亲戚的代称。3、比喻瘠薄;简薄。
综合释义
用作新戚的代称。《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筩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葭莩为汉帝之亲,枝叶为周公之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一讯。”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用作新戚的代称。《梁书·武帝纪上》:“萧领军葭莩之宗,志存柱石。”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若不弃微贱,永结葭莩,死且不恨。”比喻瘠薄;简薄。唐杨炯《李怀州墓志铭》:“地则葭莩,祥惟岳瀆。”宋杨万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病眼仇寃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
汉语大词典
(1).芦苇里的薄膜。比喻亲戚关系疏远淡薄。《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葭莩为汉帝之亲,枝叶为周公之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一讯。”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2).用作新戚的代称。《梁书·武帝纪上》:“萧领军葭莩之宗,志存柱石。”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若不弃微贱,永结葭莩,死且不恨。”(3).比喻瘠薄;简薄。唐杨炯《李怀州墓志铭》:“地则葭莩,祥惟岳渎。”宋杨万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病眼仇冤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
辞典修订版
芦苇中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零》:「如今倘蒙不鄙,愿结葭莩。」
国语词典
芦苇中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葭莩造句
1.我和她不过是葭莩之亲,彼此并不很了解。
葭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