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明刑弼教
míng xíng bì jiào

【拼音】:míng xíng bì jiào

【注音】:ㄇ一ㄥˊㄒ一ㄥˊㄅ一ˋㄐ一ㄠˋ

【词性】:成语。

【简体】:明刑弼教

【繁体】:明刑弼教

字义分解
明刑弼教的解释
词语解释
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明刑弼教[míngxíngbìjiào]⒈语出《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谓以刑律晓谕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辅助教化之所不及。
引证解释
⒈谓以刑律晓谕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辅助教化之所不及。引语出《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唐张说《起义堂颂》:“明刑弼教,道尊老氏。”
综合释义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道尊老氏。◎唐·张说《起义堂颂》
汉语大词典
语出《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谓以刑律晓谕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辅助教化之所不及。唐张说《起义堂颂》:“明刑弼教,道尊老氏。”
国语辞典
彰明刑罚,以辅助教育。明刑弼教[míngxíngbìjiào]⒈彰明刑罚,以辅助教育。引唐·张说〈起义堂颂〉:「天辅皋陶,明刑弼教。」成语解释明刑弼教
辞典修订版
彰明刑罚,以辅助教育。唐.张说〈起义堂颂〉:「天辅皋陶,明刑弼教。」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彰明刑罚,以辅助教育。唐˙张说˙起义堂颂:天辅皋陶,明刑弼教。
其他释义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出处
《尚书·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明刑弼教造句
1.他毕生倡导明刑弼教,教化万民,开创了东方司法文化的先河,是公认的华夏司法法祖。
2.我们采用明刑弼教的方法,正面佯攻,主力转移。
3.所谓法律儒家化表面上为明刑弼教,骨子里则为以礼入法,怎样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所拟订的法律里的问题。
4.其创刑、造狱,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思想为四千多年来中国各个时期制定、完善、充实各项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被人们喻为“圣臣”。
5.古人说‘明刑弼教’,就是这个道理。
6.造狱,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思想为四千多年来中国各个时期制定、完善、充实各项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被人们喻为“圣臣”。
7.他毕生倡导明刑弼教,教化万民,开创了东方司法文化的先河,是公认的华夏司法法祖。(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明刑弼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