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临危不顾
lín wēi bù gù

【拼音】:lín wēi bù gù

【繁体】:臨危不顧

【拼音】:lín wēi bù gù

字义分解
临危不顾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临危不顾[línwēibùgù]⒈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
引证解释
⒈ 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引:《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和、琇、抚皆抗节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赵善元定等传论》:“临危不顾,前哲所难。”唐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亦作“临难不顾”。《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鋭,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⒈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引《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和、琇、抚皆抗节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赵善元定等传论》:“临危不顾,前哲所难。”唐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亦作“临难不顾”。《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鋭,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网友释义
临危不顾,汉语成语,拼音是línwēibùgù,意思是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
汉语大词典
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和、琇、抚皆抗节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赵善元定等传论》:“临危不顾,前哲所难。”唐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亦作“临难不顾”。《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国语辞典
⒈ 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也作「临危不惧」。引:《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卷三四·赵善等传·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竞逐,俊能驰鹜,各吠非主,争奋厉其智勇,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临危不顾[línwéibùgù]⒈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也作「临危不惧」。引《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卷三四·赵善等传·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竞逐,俊能驰鹜,各吠非主,争奋厉其智勇,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成语解释临危不顾
辞典修订版
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卷三四.赵善等传.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竞逐,俊能驰鹜,各吠非主,争奋厉其智勇,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也作「临危不惧」。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遇到危难时能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周书˙卷三十四˙赵善等传˙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竞逐,俊能驰鹜,各吠非主,争奋厉其智勇,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亦作临危不惧。
其他释义
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近反义词
临危不顾造句
1.这是必然的,身为大师兄,临危不顾同门,传出去就是丑闻一件。
临危不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