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面红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注音】:ㄇ一ㄢˋㄏㄨㄥˊㄦˇㄔˋ

【词性】:动词。

【简体】:面红耳赤

【繁体】:面紅耳赤

字义分解
面红耳赤的解释
词语解释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激动、焦急、生气、发热、过分用力而脸色发红的样子。面红耳赤[miànhóngěrchì]⒈语本《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后通作“面红耳赤”。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⒉借指争吵。
引证解释
⒈亦作“面红颈赤”、“面红耳热”。引语本《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用尽平生之力,面红耳赤,不要説扯满,只求如初八夜头的月,再不能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只见里面所叙的事,千奇百怪,看得又惊又怕。看得他身上冷一阵,热一阵……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有些人看见这字面,就面红耳赤,觉得扫了豪兴了,我却并不以为有这样坏。”《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蕋,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驀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红楼梦》第一〇四回:“想到这里,不免面红耳热起来,也就赸赸的进房梳洗去了。”《“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章宗祥》:“老脸皮厚如章宗祥,当时竟亦面红颈赤,惭不能答。”⒉借指争吵。引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我们都始终客客气气,没有面红耳赤过。”茅盾《子夜》十二:“是‘印鉴’有疑问么?还是数目上算错?也值得那么面红耳赤!”
综合释义
脸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不住的~,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网友释义
【成语】面红耳赤~【注音】miànhóngěrchì【释义】耳朵发赤脸发红的羞涩形态。形容因激动或羞愧而脸色发红的表情。赤:耳朵流血发涨。
汉语大词典
(1).语本《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后通作“面红耳赤”。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用尽平生之力,面红耳赤,不要说扯满,只求如初八夜头的月,再不能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只见里面所叙的事,千奇百怪,看得又惊又怕。看得他身上冷一阵,热一阵……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有些人看见这字面,就面红耳赤,觉得扫了豪兴了,我却并不以为有这样坏。”亦作“面红颈赤”、“面红耳热”。《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蓦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红楼梦》第一○四回:“想到这里,不免面红耳热起来,也就赸赸的进房梳洗去了。”《“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章宗祥》:“老脸皮厚如章宗祥,当时竟亦面红颈赤,惭不能答。”(2).借指争吵。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我们都始终客客气气,没有面红耳赤过。”茅盾《子夜》十二:“是‘印鉴’有疑问么?还是数目上算错?也值得那么面红耳赤!”
国语辞典
形容羞愧、焦急或发怒时的样子。面红耳赤[miànhóngěrchì]⒈形容羞愧、焦急或发怒时的样子。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流汗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成语解释面红耳赤
辞典修订版
形容羞愧、焦急或发怒时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流汗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
辞典简编版
形容羞愧、焦急或情绪激动的样子。 【造句】他们俩为了这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成语词典版
01.《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少年的弓,约有二十斤重。东山用尽平生之力,面红耳赤,不要说扯满,只求如初八夜头的月,再不能勾。」02.《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众人一定要他叫,他一定不肯叫。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03.《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台又做眼色给他,又私下偷偷的拉了他一把袖子,直把他急得面红耳赤。」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只见里面所叙的事,千奇百怪,看得又惊又怕。……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其他释义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出处
《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近反义词
面红耳赤造句
1.此时他们大部分都是坐在地上,不断的和一些其他矮人喝着酒,有的矮人在拼酒,两个矮人喝的面红耳赤,更是谁也不服输,吵的面红脖子粗。
2.邂逅你,或许是上天的安排,一切都那么自然。你从人群中走来,深邃的目光,将我上下打量,直到我面红耳赤,你才幽幽地说:算命不。
3.“刘记者”见原形败露,顿时面红耳赤,从人群中溜了。
4.?????什么小白脸啊,什么下面白不白啊,什么变性人啊,要不要看看啊……听得王辰面红耳赤
5.每个人都承认意识对身体有着种种的影响力,因为每个人都见过别人因恐惧而面色惨白、或者因愤怒而面红耳赤
6.你可以和老板讨论事情,甚至可以争得面红耳赤
7.这些硬币是在杂货店,面包房和肉店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从而一分,两分省出来的。
8.楼内大堂上的景象,着实让叶雨面红耳赤,围坐在小桌上的男男女女,相互搂抱,有的甚至上下其手,耳鬓厮磨。
9.趁着没人注意,狼狈的逃回了更衣室才发现整个泳裤底部已经湿了一大块,面红耳赤的冲了一遍身体,连泳裤都直接洗干净了才回到休息室等他们。
10.不过,就是用中文演讲,周奔驰还是被台下的学校老师们问了个张口结舌、面红耳赤
面红耳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