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声色并厉
shēng sè bìng lì

【拼音】:shēng sè bìng lì

【注音】:ㄕㄥㄙㄜˋㄅ一ㄥˋㄌ一ˋ

【词性】:成语。

【繁体】:聲色並厲

字义分解
声色并厉的解释
词语解释
声色并厉shēngsèbìnglì。(1)说话时声音和脸部表情都很严厉。
基础解释
见/'声色俱厉/',色:表情。俱:都。厉:严厉。说话的语气和表情都很严厉。
引证解释
⒈见“声色俱厉”。
综合释义
见“聲色俱厲”。
汉语大词典
见“声色俱厉”。《汉语大词典》:声色俱厉(声色俱厉)  拼音:shēngsèjùlì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晋书·明帝纪》:“﹝王敦﹞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遂与重诲辨于帝前,圜声色俱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陶文毅公﹞开藩皖中,循例觐圣,论某官溺职状,至于声色俱厉,须髯翕张。”茅盾《子夜》七:“这两句话又是声色俱厉,所有攒集在办公室门外的职员们全部吓坏了。”亦作“声色并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
其他释义
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同“声色俱厉”。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便从己。”
近反义词
声色并厉造句
1.王强说道最后,声色并厉,眼中时不时的露出凶光,看的下方众人战战兢兢,双股颤颤。
声色并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