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螫手解腕
shì shǒu jiě wàn

【拼音】:shì shǒu jiě wàn

【注音】:ㄕˋㄕㄡˇㄐ一ㄝˇㄨㄢˇ

【词性】:成语。

字义分解
螫手解腕的解释
词语解释
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引证解释
⒈亦省作“螫手”。引《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三国志·魏志·陈泰传》:“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景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柳昕奉啟於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於高氏,岂见客於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北史·隋长宁郡王俨传》:“﹝儼﹞上表求宿衞,辞情哀切,帝览之惻然。杨素进曰:‘伏愿圣心同於螫手,不宜留意。’”
综合释义
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于高氏,岂见客于宇文!但~,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螫手解腕[shìshǒujǐewàn]意思是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于身也。'《三国志.魏志.陈泰传》:'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后以'螫手解腕'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出处
《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干?为害于身也。”
螫手解腕造句
1.思前想后,还不如主动揭穿朱清然身份,将自己放在一个需要同情的受骗者位置上,螫手解腕至少能保海皇不受骂名牵连。
2.与虎谋皮,终落虎口,海笑天自以为螫手解腕能保大局,孰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不过是他人局中之局的牺牲品。【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49037/】
3.与虎谋皮,终落虎口,海笑天自以为螫手解腕能保大局,孰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不过是他人局中之局的牺牲品。(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49037/)
4.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于高氏,岂见客于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
螫手解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