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惊耳骇目
jīng ěr hài mù

【拼音】:jīng ěr hài mù

【注音】:ㄐ一ㄥㄦˇㄏㄞˋㄇㄨˋ

【词性】:成语。

【繁体】:驚耳駭目

字义分解
惊耳骇目的解释
词语解释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亦作:惊见骇闻惊耳骇目[jīngěrhàimù]⒈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亦作:惊见骇闻。
基础解释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亦作:[[惊见骇闻]]
引证解释
⒈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亦作“惊见骇闻”。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齟齬,祇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⒈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亦作“惊见骇闻”。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齟齬,祇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成语解释惊耳骇目
综合释义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惊耳骇目[jīngěrhàimù]
网友释义
指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汉语大词典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亦作“惊见骇闻”。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祇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其他释义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惊耳骇目造句
1.心中却是犹如黄河决堤,长江倒灌,已然惊耳骇目,面如土色。
2.众人顿时感到惊耳骇目,忙抬头望向茫茫的夜空,只见乌云后面盘踞着一条硕大无朋的金睛火焰蟒。
3.这样的对话周锦贤听的是一清二楚,特别关于海哥银行卡密码,周锦贤是惊耳骇目,赶紧回房间躲在被子里装睡。
4.听了今早孤星死去一事后,四位理事无不惊耳骇目,且对方才叶忘仇仗罚离晚枫一事深表支持。
5.尤其是当她反应过来刚刚那记一阳指是由段龙射出的时候,更是惊耳骇目
6.此言一出,王禹两人惊耳骇目,十分的震惊。
7.3月3日全国爱耳日,祝你:身体健康强壮,“耳聪目明”;工作顺心如意,“耳熟能详”;事业腾飞登顶,“惊耳骇目”;生活幸福快乐,“耳听心受”!
8.听了今早孤星死去一事后,四位理事无不惊耳骇目,且对方才叶忘仇仗罚离晚枫一事深表支持。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9.这样的对话周锦贤听的是一清二楚,特别关于海哥银行卡密码,周锦贤是惊耳骇目,赶紧回房间躲在被子里装睡。[www。chazidian。com/zj-138821/造句网]
10.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
惊耳骇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