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拾人涕唾
shí rén tì tuò

【拼音】:shí rén tì tuò

【注音】:ㄕˊㄖㄣˊㄊ一ˋㄊㄨㄛˋ

【词性】:成语。

【简体】:拾人涕唾

【繁体】:拾人涕唾

字义分解
拾人涕唾的解释
词语解释
拾人涕唾shíréntìtuò。(1)涕唾:鼻涕和唾沫。比喻因袭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拾人涕唾[shíréntìtuò]⒈涕唾:鼻涕和唾沫。比喻因袭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例仆之《诗辨》…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关景仙书》英plagiarize;
基础解释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重复、抄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引证解释
⒈比喻蹈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引宋严羽《沧浪诗话》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僕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亦作“拾人唾涕”、“拾人唾餘”。明胡震亨《唐音癸籤·集录三》:“胡元瑞评诸家云:欧陈率是记事……刘贡父滑稽渠率;王直方拾人唾涕。”梁启超《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事事落人之后,拾人唾餘。”
网友释义
解释: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汉语大词典
比喻蹈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宋严羽《沧浪诗话》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仆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亦作“拾人唾涕”、“拾人唾馀”。明胡震亨《唐音癸签·集录三》:“胡元瑞评诸家云:欧陈率是记事……刘贡父滑稽渠率;王直方拾人唾涕。”梁启超《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事事落人之后,拾人唾馀。”
国语辞典
比喻蹈袭他人的言论或主张。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也作「拾唾」、「拾人唾涕」、「拾人唾余」。拾人涕唾[shíréntìtuò]⒈比喻蹈袭他人的言论或主张。宋·严羽也作「拾唾」、「拾人唾涕」、「拾人唾余」。引《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近拾人牙慧英语toplagiarize(idiom)​成语解释拾人涕唾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蹈袭他人的言论或主张。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或作拾唾、拾人唾涕、拾人唾余。
其他释义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先书》:“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近反义词
拾人涕唾造句
1.我还以为他有高见宏论呢,哪知却是拾人涕唾,真让人失望。
拾人涕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