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拼音】:yuán mù qiú yú

【注音】:ㄩㄢˊㄇㄨˋㄑ一ㄡˊㄩˊ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缘木求鱼

【繁体】:緣木求魚

字义分解
缘木求鱼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例: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璧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后汉书·刘玄传》英:Dotheimpossibleasonewhoclimbatreetocatchfish—afruitlessapproach;缘木求鱼[yuánmùqiúyú]⒈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例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璧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后汉书·刘玄传》英Dotheimpossibleasonewhoclimbatreetocatchfish—afruitlessapproach;
基础解释
“缘木求鱼”的原义是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爬上树去捉鱼,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劳而无所得。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后汉书·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採珠。”前蜀贯休《行路难》诗:“负薪为罏復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王西彦《乡下朋友》:“他提出许多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忽略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的空想。”《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循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引唐罗隐诗:“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⒈爬上树去捉鱼,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劳而无所得。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后汉书·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採珠。”前蜀贯休《行路难》诗:“负薪为罏復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王西彦《乡下朋友》:“他提出许多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忽略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的空想。”《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循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引唐罗隐诗:“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综合释义
“缘木求鱼”的原义是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璧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网友释义
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汉语大词典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爬上树去捉鱼,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劳而无所得。《后汉书·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前蜀贯休《行路难》诗:“负薪为垆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王西彦《乡下朋友》:“他提出许多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忽略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的空想。”《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循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引唐罗隐诗:“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国语辞典
⒈ 爬到树上去找鱼。语本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也作「求鱼缘木」。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近刻舟求剑缘木求鱼[yuánmùqiúyú]⒈爬到树上去找鱼。语本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也作「求鱼缘木」。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近刻舟求剑成语解释缘木求鱼
辞典修订版
爬到树上去找鱼。语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也作「求鱼缘木」。
辞典简编版
爬到树上捉鱼。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语本《孟子.梁惠王上》。 【造句】他这种死板的读书方法想得到好成绩,简直是缘木求鱼。
成语词典版
01.《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源)02.《后汉书.卷一一.刘玄刘盆子列传.刘玄》:「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03.《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高堂隆》:「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04.《宋书.卷七二.文九王列传.建平宣简王宏》:「至于边城举燧,羽驿交驰,而望其擐甲推锋,立功阃外,譬缘木求鱼,不可得矣。」05.唐.僧贯休〈行路难〉诗五首之一:「负心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君不见烧金链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06.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07.《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08.《聊斋志异.卷六.狼三则》:「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也可笑已!」09.《镜花缘.第七回》:「今处士既未立功,又未立言,而又无善可立;一无根基,忽要求仙,岂非『缘木求鱼』,枉自费力么?」
其他释义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近反义词
缘木求鱼造句
1.在这世界上,哀求别人怜悯只是缘木求鱼的愚蠢行为。 
2.他还埋怨父亲对于云阳特别的溺爱,认为这样子是缘木求鱼,浪费了精力。
3.沉稳安宁的心境无法保持,要想修行是缘木求鱼的。
4.传统民法赋予违约金担保债务履行的功能,但将违约金视为损害赔偿的预定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完全是惩罚性质的违约金才能实现债的担保功能。
5.你用这种方法赚钱,无异于缘木求鱼,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6.师父常说,很多修真者平素只知埋头苦修,闭关参研,而忽略了观察身边事物,那是缘木求鱼的蠢事。
7.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做事达不到目的。
8.吕凤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此刻她也不能把他们的心态点破,面对着那个传说中的可怕人物,想要他们打从心底里生出必胜的信念无异于缘木求鱼
9.有这么多不同的观点及变量,企业想要落实绩效管理制度来达成目标,恐怕是缘木求鱼
10.我们图书馆人费尽力气创造系统和程序,想要控制带有不同用户显示形式的标识符,这种方法不但令人沮丧,而且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