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孤行一意
gū xíng yī yì

【拼音】:gū xíng yī yì

【注音】:ㄍㄨㄒ一ㄥˊ一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孤行一意

【繁体】:孤行一意

字义分解
孤行一意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孤行一意[gūxíngyīyì]⒈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引证解释
⒈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参见“一意孤行”。引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清周亮工《书影》卷九:“荆川以经济自命,尚不能孤行一意,为人愚弄若此!餘子纷纷可知矣。”柳亚子《哭仲穆》诗:“孤行一意宁论命,盛气谁言未可谋。”⒈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参见“一意孤行”。引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清周亮工《书影》卷九:“荆川以经济自命,尚不能孤行一意,为人愚弄若此!餘子纷纷可知矣。”柳亚子《哭仲穆》诗:“孤行一意宁论命,盛气谁言未可谋。”成语解释孤行一意
综合释义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宁论命,盛气谁言未可谋。◎柳亚子《哭仲穆》诗孤行一意[gūxíngyīyì]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源)孤行一意[gūxíngyīyì]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原任通政司右通政先赠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当先朝革鼎之时,直群相沸羹之会,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汉语大词典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清周亮工《书影》卷九:“荆川以经济自命,尚不能孤行一意,为人愚弄若此!馀子纷纷可知矣。”柳亚子《哭仲穆》诗:“孤行一意宁论命,盛气谁言未可谋。”参见“一意孤行”。
成语词典版
01.《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源)02.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原任通政司右通政先赠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当先朝革鼎之时,直群相沸羹之会,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03.清.黄宗羲〈翰林院庶吉子一魏先生墓志铭〉:「然子一孤行一意,不肯附会。」
出处
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近反义词
孤行一意造句
1.因此,白孤行一意孤行,使出这么一招险棋。
2.孤行一意宁论命,盛气谁言未可谋。◎柳亚子《哭仲穆》诗
孤行一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