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恶恶
è wù

【拼音】:è wù

【简体】:恶恶

【繁体】:惡惡

字义分解
恶恶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憎恨邪恶。恶恶[èwù]⒈憎恨邪恶。
基础解释
憎恨邪恶。
引证解释
⒈ 憎恨邪恶。引:《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新唐书·魏徵传》:“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诗》之恶恶,莫如《巷伯》,然犹戮及其身,今指斥及於腐骨,其疾恶甚於诗人矣。”⒈憎恨邪恶。引《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新唐书·魏徵传》:“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诗》之恶恶,莫如《巷伯》,然犹戮及其身,今指斥及於腐骨,其疾恶甚於诗人矣。”
综合释义
憎恨邪恶。《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新唐书·魏徵传》:“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诗》之恶恶,莫如《巷伯》,然犹戮及其身,今指斥及於腐骨,其疾恶甚於诗人矣。”恶恶[èwù]憎恶邪恶的人或罪恶的事。《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君若谨行,常在朕躬。」
网友释义
恶恶,读音wùè,汉语词语,指憎恨邪恶。
汉语大词典
憎恨邪恶。《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新唐书·魏徵传》:“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诗》之恶恶,莫如《巷伯》,然犹戮及其身,今指斥及于腐骨,其疾恶甚于诗人矣。”
国语辞典
⒈ 憎恶邪恶的人或罪恶的事。引:《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君若谨行,常在朕躬。」恶恶[wùè]⒈憎恶邪恶的人或罪恶的事。引《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君若谨行,常在朕躬。」
辞典修订版
憎恶邪恶的人或罪恶的事。《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君若谨行,常在朕躬。」
其他释义
1.憎恨邪恶。
恶恶造句
1.善善恶恶,不可以诬,故称一字,则至明矣;定褒贬是非之宜,泯同异纷纶之论。
2.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3.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恧《缁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 
4.以人之心,善善恶恶,百态又有何妨?以己之念,爱爱恨恨,千情自在心中。
5.善善恶恶是是非非最终谁对谁错?本以为成仙成神便可脱离囚笼,谁知又入笼外笼。
6.世事纷纭,善善恶恶皆有果,神与魔,如何归结千万年的恩与怨?请看拙作。
7.他原则性很强,善善恶恶,从不含糊。
8.你不愿背上汉奸的恶名,却在汉奸手下干事,与他们同流合污,这不是恶恶从短吗?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恶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