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面缚衔璧
miàn fù xián bì

【拼音】:miàn fù xián bì

【注音】:ㄇ一ㄢˋㄈㄨˋㄒ一ㄢˊㄅ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面缚衔璧

【繁体】:面縛銜璧

字义分解
面缚衔璧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面缚衔璧[miànfùxiánbì]⒈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引证解释
⒈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引《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杨伯峻注:“古人死多含珠玉,此所以示不生……楚王受璧,以示其生。”《左传·昭公四年》:“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櫬从之,造於中军。”北齐杜弼《为东魏檄梁文》:“若吴之王孙、蜀之公子,顺时以动,见机而作,面缚衔璧,肉袒牵羊,归欵军门,委命下吏。”
综合释义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面缚衔璧[miànfùxiánbì]面缚,两手反绑而面向前。衔璧,口含璧玉。面缚衔璧用以表示投降请罪。《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榇。」
汉语大词典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杨伯峻注:“古人死多含珠玉,此所以示不生……楚王受璧,以示其生。”《左传·昭公四年》:“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北齐杜弼《为东魏檄梁文》:“若吴之王孙、蜀之公子,顺时以动,见机而作,面缚衔璧,肉袒牵羊,归款军门,委命下吏。”
国语辞典
面缚,两手反绑而面向前。衔璧,口含璧玉。面缚衔璧用以表示投降请罪。面缚衔璧[miànfúxiánbì]⒈面缚,两手反绑而面向前。衔璧,口含璧玉。面缚衔璧用以表示投降请罪。引《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成语解释面缚衔璧
辞典修订版
面缚,两手反绑而面向前。衔璧,口含璧玉。面缚衔璧用以表示投降请罪。《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榇。」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面缚,两手反绑而面向前。衔璧,口含璧玉。面缚衔璧用以表示投降请罪。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榇。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面缚衔璧造句
1.故微子以殷王之昆,面缚衔璧而归武王,岂所乐哉,不得已也。
面缚衔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