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分龙
fēn lóng

【拼音】:fēn lóng

【注音】:ㄈㄣㄌㄨㄥˊ

【结构】:分(上下结构)龙(独体结构)

【简体】:分龙

【繁体】:分龍

字义分解
分龙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时吴越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时燕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
基础解释
见/'分龙雨/',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雨/'。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时吴越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时燕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
引证解释
⒈见“分龙雨”。
网络解释
分龙分龙,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为农历五月二十。俗有五月多雨,龙各分域之说。相传,该日天上小龙要去自己管辖的区域,因不忍与老龙分离而流泪,故此。宋代已行此节。夏至后第一个辰日为分龙日,宜雨,晴则兆旱。昔以敲击栲栳、盆盂充锣声,祈龙至而雨。是日禁挑尿桶及禽畜栏污,禁洗晒衣服,违者罚。今多不拘。
汉语大词典
见“分龙雨”。《汉语大词典》:分龙雨(分龙雨)  拼音:fēnlóngyǔ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雨”。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时吴越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时燕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宋陆佃《埤雅·释天》:“今俗五月谓之分龙雨,曰隔辙,言夏雨多暴至,龙各有分域,雨旸往往隔一辙而异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二浙﹞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自此雨不周遍,犹北人呼隔辙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分龙兵》:“京师谓五月二十三日为分龙兵。”
国语辞典
吴越旧俗,以阴历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闽俗以夏至后为分龙;俗以五月雨为分龙雨。
其他解释
1.谓阴历五月二十日也。一说五月二十九日。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两浙以四月二十日为小分龙,五月二十日为大分龙。闽俗以夏至后为分龙,在此期间统称分龙雨。陕西、四川谓夏日暴雨曰分龙雨,又称偏涷雨。参阅「偏涷雨」条。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为分龙日。」;《占候书》:「雨淅以四月二十为小分龙,五月二十为大分龙,池俗以五月二十九为分龙,闽俗以夏至后为分龙。」
其他释义
1.见'分龙雨'。
分龙造句
1.陈龙看到那激射的白色光幕,脸上依然是一阵疏懒的意味,心中想的是如何瓜分龙白两家的财产,因为他相信,陈浩必定是最后的赢家。
2.马铃薯又称土豆或洋山芋,含有一种毒性成分龙葵素,可引起溶血,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
3.凝霜的坐骑比较出众,是一只浑身五颜六色,龙头蛇尾的大鸟,略带几分龙才有的霸道之气。
4.全线分龙岩、马坑、龙山镇、南靖、草坂、漳州、角美、新前场、厦门北等9站,其中马坑、草坂、新前场为货运站,其余各站均为办理客运业务的站点。
5.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中药血竭及其成分龙血素B对背根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6.全线分龙岩、马坑、龙山镇、南靖、草坂、漳州、角美、新前场、厦门北等9站,其中马坑、草坂、新前场为货运站,其余各站均为办理客运业务的站点。[www.chazidian.com/zj-151287/查字典造句网]
7.凝霜的坐骑比较出众,是一只浑身五颜六色,龙头蛇尾的大鸟,略带几分龙才有的霸道之气。【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分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