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项橐
xiàng tuó

【拼音】:xiàng tuó

【注音】:ㄒ一ㄤˋㄊㄨㄛˊ

【结构】:项(左右结构)橐(上中下结构)

【繁体】:項橐

字义分解
项橐的解释
词语解释
《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
基础解释
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兖州区)的一位神童
引证解释
⒈后以“项槖”代称早慧的儿童。引《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於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唐路德延《小儿师》诗:“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清周亮工《书影》卷一:“梁鸣泉公五岁在父抱中,輙请得即日就师学。父紿之云:‘今破日不佳耳。’公曰:‘以破吾愚,岂不佳!’父大惊异,每语人:‘吾斯知项橐黄童,非俊物也。’”
网络解释
项橐项橐(xiàngtuó),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兖州区)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据考,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战国策》。
综合释义
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兖州区)的一位神童唐路德延《小儿师》诗:“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清周亮工《书影》卷一:“梁鸣泉公五岁在父抱中,輙请得即日就师学。父紿之云:‘今破日不佳耳。’公曰:‘以破吾愚,岂不佳!’父大惊异,每语人:‘吾斯知项橐黄童,非俊物也。’”
汉语大词典
《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唐路德延《小儿师》诗:“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清周亮工《书影》卷一:“梁鸣泉公五岁在父抱中,辄请得即日就师学。父绐之云:‘今破日不佳耳。’公曰:‘以破吾愚,岂不佳!’父大惊异,每语人:‘吾斯知项橐黄童,非俊物也。’”
其他释义
1.《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
项橐造句
1.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一方面反映了老子、孔子、项橐这些圣人先贤们的崇高地位和汉代时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赞扬了孔子学无常师的风范。[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3.一方面反映了老子、孔子、项橐这些圣人先贤们的崇高地位和汉代时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赞扬了孔子学无常师的风范。[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4.一方面反映了老子、孔子、项橐这些圣人先贤们的崇高地位和汉代时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赞扬了孔子学无常师的风范。[www.chazidian.com/zj-370559/项橐造句]
项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