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睟面盎背
suì miàn àng bèi

【拼音】:suì miàn àng bèi

字义分解
睟面盎背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君子内在的道德的光彩,自然流露在面上与背部。
引证解释
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阳发其华,归根复命,阴结其根也。◎宋·袁甫《马实夫君子堂记》
综合释义
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阳发其华,归根复命,阴结其根也。◎宋·袁甫《马实夫君子堂记》睟面盎背[suìmiànàngbèi]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后用以形容有道德修养者的仪态。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研穷义理之精微,辩析古今之同异,原心于秒忽,较礼于分寸,以积累为功,以涵养为正,睟面盎背,则亮于诸儒诚有愧焉。」
网友释义
成语,suìmiànàngbèi,意思是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
汉语大词典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意谓仁义礼智植根于心,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清和润泽地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散布到手足四肢。后以“睟面盎背”为仁德者修养到家的表现。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原心于秒忽,较礼于分寸,以积累为功,以涵养为正,睟面盎背,则亮于诸儒诚有愧焉。”宋陈亮《朱晦庵画像赞》:“睟面盎背,吾不知其何乐;端居深念,吾不知其何病。”宋朱熹《答陈同甫》:“寄来纸却为写《张公集句坐右铭》去,或恐万一有助于积累涵养、睟面盎背之功耳。”
国语词典
君子内在的道德的光彩,自然流露在面上与背部。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后用以形容有道德修养者的仪态。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研穷义理之精微,辩析古今之同异,原心于秒忽,较礼于分寸,以积累为功,以涵养为正,睟面盎背,则亮于诸儒诚有愧焉。」
出处
〖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睟面盎背造句
1.睟面盎背,阳发其华,归根复命,阴结其根也。◎宋·袁甫《马实夫君子堂记》
睟面盎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