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柔能制刚
róu néng zhì gāng

【拼音】:róu néng zhì gāng

【注音】:ㄖㄡˊㄋㄥˊㄓˋㄍㄤ

【词性】:成语。

【简体】:柔能制刚

【繁体】:柔能制剛

字义分解
柔能制刚的解释
词语解释
柔能制刚róunéngzhìgāng。(1)以柔克刚,谓以柔弱的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服刚强者。柔能制刚[róunéngzhìgāng]⒈以柔克刚,谓以柔弱的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服刚强者。例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后汉书·陈俊传》英gentlenesscanovercomestength;
基础解释
以柔克刚,谓以柔弱的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服刚强者。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后汉书·陈俊传》
综合释义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看起来这兵法不过是~,弱能胜强,以逸待劳,能勇能怯之意。◎明·沈采《千金记》第五出柔能制刚[róunéngzhìgāng]柔弱能制服刚强。《后汉书.卷一八.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明.沈采《千金记.第五出》:「看起来这兵法不过是柔能制刚,弱能胜强,以逸待劳,能勇能怯之意。」也作「柔能克刚」。
汉语大词典
以柔克刚,谓以柔弱的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服刚强者。例如: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后汉书·陈俊传》
国语辞典
柔弱能制服刚强。《后汉书.卷一八.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明.沈采《千金记.第五出》:「看起来这兵法不过是柔能制刚,弱能胜强,以逸待劳,能勇能怯之意。」也作「柔能克刚」。柔能制刚[róunéngzhìgāng]⒈柔弱能制服刚强。明·沈采也作「柔能克刚」。引《后汉书·卷一八·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千金记·第五出》:「看起来这兵法不过是柔能制刚,弱能胜强,以逸待劳,能勇能怯之意。」成语解释柔能制刚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柔弱能制服刚强。后汉书˙卷十八˙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明˙沈采˙千金记˙第五出:看起来这兵法不过是柔能制刚,弱能胜强,以逸待劳,能勇能怯之意。亦作柔能克刚。
其他释义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出处
《后汉书·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柔能制刚造句
1.“《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2.看起来这兵法不过是柔能制刚,弱能胜强,以逸待劳,能勇能怯之意。◎明·沈采《千金记》第五出
柔能制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