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不吐不茹
bù tǔ bù rú

【拼音】:bù tǔ bù rú

字义分解
不吐不茹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不吐不茹[bùtǔbùrú]⒈《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基础解释
《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引:《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旧唐书·李大亮传论》:“及高祖临朝,諫舞胡鸣玉,怀不吐不茹之节,存有始有卒之规,可谓危矣。”明张居正《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其人达於事理,不吐不茹,萧规曹随,必获同心之济,故用陈公。”⒈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引《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旧唐书·李大亮传论》:“及高祖临朝,諫舞胡鸣玉,怀不吐不茹之节,存有始有卒之规,可谓危矣。”明张居正《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其人达於事理,不吐不茹,萧规曹随,必获同心之济,故用陈公。”成语解释不吐不茹
综合释义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不吐不茹[bùtǔbùrú]《诗.大雅.焌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网友释义
不吐不茹(bùtǔbùrú):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出自《诗·大雅·烝民》。
汉语大词典
《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旧唐书·李大亮传论》:“及高祖临朝,谏舞胡鸣玉,怀不吐不茹之节,存有始有卒之规,可谓危矣。”明张居正《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其人达于事理,不吐不茹,萧规曹随,必获同心之济,故用陈公。”
其他释义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出处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不吐不茹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