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蔽聪塞明
bì cōng sè míng

【拼音】:bì cōng sè míng

【注音】:ㄅ一ˋㄘㄨㄥㄙㄜˋㄇ一ㄥˊ

【词性】:成语。

【简体】:蔽聪塞明

【繁体】:蔽聰塞明

字义分解
蔽聪塞明的解释
词语解释
蔽聪塞明bìcōng-sèmíng。(1)堵塞耳朵,蒙住眼睛。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蔽聪塞明[bìcōngsèmíng]⒈堵塞耳朵,蒙住眼睛。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例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英notperceptive;
基础解释
聪:指耳朵。明:指眼睛。堵住耳朵,遮住眼睛。指对客观现实不闻不问。也作“蔽明塞聪”。
网友释义
蔽聪塞明(bìcōngsèmíng)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汉语大词典
堵塞耳朵,蒙住眼睛。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例如: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国语辞典
蒙住耳目。比喻对外界事物不予闻问,如:「人活著,有些时候不妨蔽聪塞明,麻木一些。」蔽聪塞明[bìcōngsèmíng]⒈蒙住耳目。比喻对外界事物不予闻问。例如:「人活著,有些时候不妨蔽聪塞明,麻木一些。」成语解释蔽聪塞明
辞典修订版
蒙住耳目。比喻对外界事物不予闻问,如:「人活着,有些时候不妨蔽聪塞明,麻木一些。」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蒙住耳目。比喻对外界事物不予闻问,如:人活着,有些时候不妨蔽聪塞明,麻木一些。
其他释义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蔽聪塞明造句
1.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蔽聪塞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