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允文允武
yǔn wén yǔn wǔ

【拼音】:yǔn wén yǔn wǔ

【繁体】:允文允武

【拼音】:yǔn wén yǔn wǔ

字义分解
允文允武的解释
词语解释
文德之盛大也。《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笺:「僖公信文矣,谓修泮宫也。信武矣,谓伐淮夷也。」;《昭明文选·史岑·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诗悦礼。」良注:「允,信也。」允文允武[yǔnwényǔnwǔ]⒈谓文事与武功兼备。
基础解释
允:文言助词,无实义。能文能武,文武兼备。
引证解释
⒈ 谓文事与武功兼备。引:《诗·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孔颖达疏:“信有文矣,信有武矣,文则能脩泮宫,武则能伐淮夷,既有文德,又有武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尊号》:“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皇王盛称,莫或踰此。”宋苏轼《表忠观碑》:“天胙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⒈谓文事与武功兼备。引《诗·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孔颖达疏:“信有文矣,信有武矣,文则能脩泮宫,武则能伐淮夷,既有文德,又有武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尊号》:“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皇王盛称,莫或踰此。”宋苏轼《表忠观碑》:“天胙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汉语大词典
谓文事与武功兼备。《诗·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孔颖达疏:“信有文矣,信有武矣,文则能脩泮宫,武则能伐淮夷,既有文德,又有武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尊号》:“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皇王盛称,莫或踰此。”宋苏轼《表忠观碑》:“天胙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国语辞典
⒈ 既有文才,又晓武事。引:《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包怀大略,允文允武,仍立征伐之勋,遐尔归功。」允文允武[yǔnwényǔnwǔ]⒈既有文才,又晓武事。引《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包怀大略,允文允武,仍立征伐之勋,遐尔归功。」英语equallyproficientinintellectualandmilitaryaffairs成语解释允文允武
其他释义
允:文言助词。形容能文能武。
出处
《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近反义词
允文允武造句
1.此外,由于公关人员需要广泛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有特殊产业的专业及良好的沟通与情绪管理能力,可说必须要允文允武
2.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艺多才。
3.晋王允文允武,多才多艺,道贯古今。
4.朱兄允文允武,如愿入仕,必为百姓之福;裴兄淡薄明志,常保清风亮节,亦令人景仰。
5.你送我的这张照片,对我来说比什么都珍贵,我一定允文允武
6.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位齐师傅是一个允文允武的人,因此洪武帝特命齐德担任宫中皇子的师傅。
7.术族,掌握异力,允文允武,可与阴灵沟通,受天下人敬畏。
8.此人倒是个允文允武的可造之材,你莫要小看他是个书生,真正的大将之才,是不用亲自捉刀上战场的。
9.田海旺允文允武,都是一流的人才,可惜性子柔弱,料来与我一席长谈便可为我效力。
10.何进便也荐侍御史王允,称其允文允武、一日千里、王佐之才,并说,这不是自己的意见,是大名士郭林宗说的。
允文允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