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吁吁
xū xū

【拼音】:xū xū

【简体】:吁吁

【繁体】:吁吁

字义分解
吁吁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喘气声,如:气喘吁吁。英:pant;puffhard;吁吁[xūxū]⒈喘气声。如:气喘吁吁。英pant;puffhard;
基础解释
1.安闲自得貌。2.惊恐貌。3.指喘气声。
引证解释
⒈ 安闲自得貌。引:汉班固《白虎通·号》:“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餘。”陈立疏证:“《庄子·盗跖篇》云:‘神农之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按,成玄英疏:“于于,自得之貌。”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上古之时,其民吁吁怡怡。”⒉ 惊恐貌。引:唐柳宗元《乞巧文》:“臣物之灵,进退唯辱,彷徉为狂,局束为諂,吁吁为诈,坦坦为忝。”⒊ 喘气声。引: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我这里慌速速的脚懒抬,喘吁吁的身战摇。”《红楼梦》第三三回:“贾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郭小川《牧羊人的小唱》:“羊眼亮光光,羊鼻喘吁吁。”⒈安闲自得貌。引汉班固《白虎通·号》:“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餘。”陈立疏证:“《庄子·盗跖篇》云:‘神农之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按,成玄英疏:“于于,自得之貌。”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上古之时,其民吁吁怡怡。”⒉惊恐貌。引唐柳宗元《乞巧文》:“臣物之灵,进退唯辱,彷徉为狂,局束为諂,吁吁为诈,坦坦为忝。”⒊喘气声。引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我这里慌速速的脚懒抬,喘吁吁的身战摇。”《红楼梦》第三三回:“贾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郭小川《牧羊人的小唱》:“羊眼亮光光,羊鼻喘吁吁。”
综合释义
安闲自得貌。汉班固《白虎通·号》:“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餘。”陈立疏证:“《庄子·盗跖篇》云:‘神农之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按,成玄英疏:“于于,自得之貌。”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上古之时,其民吁吁怡怡。”惊恐貌。唐柳宗元《乞巧文》:“臣物之灵,进退唯辱,彷徉为狂,局束为諂,吁吁为诈,坦坦为忝。”喘气声。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我这里慌速速的脚懒抬,喘吁吁的身战摇。”《红楼梦》第三三回:“贾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郭小川《牧羊人的小唱》:“羊眼亮光光,羊鼻喘吁吁。”
网友释义
吁吁,汉语词语,指喘气声。
汉语大词典
(1).安闲自得貌。汉班固《白虎通·号》:“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馀。”陈立疏证:“《庄子·盗蹠篇》云:‘神农之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按,成玄英疏:“于于,自得之貌。”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上古之时,其民吁吁怡怡。”(2).惊恐貌。唐柳宗元《乞巧文》:“臣物之灵,进退唯辱,彷徉为狂,局束为谄,吁吁为诈,坦坦为忝。”(3).喘气声。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我这里慌速速的脚懒抬,喘吁吁的身战摇。”《红楼梦》第三三回:“贾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郭小川《牧羊人的小唱》:“羊眼亮光光,羊鼻喘吁吁。”广大貌。《诗·大雅·韩奕》:“孔乐韩土,川泽吁吁。”毛传:“吁吁,大也。”郑玄笺:“甚乐矣,韩之国土也,川泽宽大。”
国语辞典
⒈ 喘气声。引: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我这里立不定、吁吁的气喘,我将这绳头儿呵的来觉软。」元·刘庭信〈寨儿令·夜未央〉曲:「喘吁吁娇滴滴,香馥馥汗浸浸。」⒉ 惊恐的样子。引:唐·柳宗元〈乞巧文〉:「吁吁为诈,坦坦为忝,他人有身,动必得宜。」吁吁[xūxū]⒈喘气声。引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我这里立不定、吁吁的气喘,我将这绳头儿呵的来觉软。」元·刘庭信〈寨儿令·夜未央〉曲:「喘吁吁娇滴滴,香馥馥汗浸浸。」⒉惊恐的样子。引唐·柳宗元〈乞巧文〉:「吁吁为诈,坦坦为忝,他人有身,动必得宜。」英语topant,togaspforbreath
辞典修订版
喘气声。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我这里立不定、吁吁的气喘,我将这绳头 儿呵的来觉软。」元.刘庭信〈寨儿令.夜未央〉曲:「喘吁吁娇滴滴,香馥馥汗浸浸。」惊恐的样子。唐.柳宗元〈乞巧文〉:「吁吁为诈,坦坦为忝,他人有身,动必得宜。 」
高级汉语词典
广大的样子
其他释义
1.安闲自得貌。2.惊恐貌。3.喘气声。
吁吁造句
1.一向和蔼可亲的母亲,如今焦急万分的在狂风暴雨中气喘吁吁地寻找着自己的儿子。
2.虽然崖岸高耸,叫我等平日里只顾伏案写书的文弱作家们气喘吁吁,但当走入那石窟之中,横于眼前的那座卧佛,神态庄严典雅,却依然叫人不有得生出不虚此行的感慨。
3.田野里,高粱被吹红了脸,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棉花骄傲的说:“我不仅仅是这田野里最美丽最纯洁的花,还会给人们带平无尽的温暖。”稻子深深地弯下腰,那沉甸甸的稻穗把它们压得气喘吁吁
4.开始比赛了,枪声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争先恐后,不分上下。在同学们的助威声中,他们竭尽全力,冲向终点。一场比赛下来,他们累得起喘吁吁,但脸上仍然洋溢着骄傲和自豪的笑容,因为他们挑战了自我。
5.我在那色彩纷呈的晚霞中,看见一匹骏马,它狂奔呼啸,是那么的桀骜,不一会它累得气喘吁吁,一动不动啦!这些云变化莫测,一会是一只顽皮的小狗一蹦一跳,一会是一只凶恶的猎豹再追赶小白兔。
6.顿时,我心里充满了愤怒,径直跑到那青年人的面前,气喘吁吁地说:“你为什么打鸟?”可那青年人耸了耸肩膀,理都不理我,只管摆弄他的鸟枪。
7.他跑了一千五百米,累得气喘吁吁
8.被老板骂,两脚颤抖,浑浑鄂鄂,东倒西歪地回到座位上,气喘吁吁,似个绝症病患。
9.你知道在刮奖卷的时候看到第一个谢字就停下来,看到这一班公车已经关门等下一辆就好,却非要把它刮得一干二净,追得气喘吁吁。才明白,不该把一段感情折磨得气数已尽,才知道大势已去。
10.在子夜的眼里,这些游客的身体就是猪与豆腐渣组合起来的银样蜡枪头,要不然为什么背着巴掌大小的一个背包,走了没有多久,就一个个气喘吁吁的。
吁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