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中书学
zhōng shū xué

【拼音】:zhōng shū xué

【注音】:ㄓㄨㄥㄕㄨㄒㄩㄝˊ

【结构】:中(独体结构)书(独体结构)学(上下结构)

【简体】:中书学

【繁体】:中書學

字义分解
中书学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太学。中书学[zhōngshūxué]⒈犹太学。
引证解释
⒈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引《北史·儒林传序》:“明元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魏书·李訢传》:“为中书学生,世祖幸中书学,见而异之。”《周书·崔彦穆传》:“年十五,与河间刑子才、京兆韦孝宽俱入中书学,偏相友爱。”
网络解释
中书学中书学,读音zhōngshūxué,汉语词语,指太学,是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
综合释义
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北史·儒林传序》:“明元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魏书·李訢传》:“为中书学生,世祖幸中书学,见而异之。”《周书·崔彦穆传》:“年十五,与河间刑子才、京兆韦孝宽俱入中书学,偏相友爱。”中书学[中书学为北朝后魏中央之官学。据〔北史.儒林传〕载,北魏道武帝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人。太宗明元时,改国子学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太和中,又改中书学为国子学。#####]中书学为北朝后魏中央之官学。据〔北史.儒林传〕载,北魏道武帝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人。太宗明元时,改国子学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太和中,又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网友释义
中书学,读音zhōngshūxué,汉语词语,指太学,是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
汉语大词典
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北史·儒林传序》:“明元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魏书·李訢传》:“为中书学生,世祖幸中书学,见而异之。”《周书·崔彦穆传》:“年十五,与河间刑子才、京兆韦孝宽俱入中书学,偏相友爱。”
其他释义
1.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