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落落
luò luò

【拼音】:luò luò

【简体】:落落

【繁体】:落落

字义分解
落落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落落大方>英:naturalandgraceful;verypoisedanddignified;⒉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落落寡合>英:unsociable;sociallyaloof;stand-offish;⒊ 堆积的样子。例:落落大满。——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英:pileup;落落[luòluò]⒈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落落大方>英naturalandgraceful;verypoisedanddignified;⒉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落落寡合>英unsociable;sociallyaloof;stand-offish;⒊堆积的样子。例落落大满。——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英pileup;
基础解释
(形)①形容举止潇洒,不拘束:~大方。②形容高傲不合群:~寡合。
引证解释
⒈ 犹磊落。常用以形容人的气质、襟怀。参见“磊落”。引:《三国志·蜀志·彭羕传》:“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誉。”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明李东阳《明故奉政大夫乔君墓志铭》:“稍长,落落有大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献县史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黄葆桢《赠徐公孟》诗:“落落徐公孟,青年多苦吟。”⒉ 形容孤高,与人难合。引:宋李纲《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志广材疎,自笑落落而难合。”清周亮工《<托素斋诗>序》:“媿曾復落落不肯苟同於俗,自信者殊坚。”黄远庸《岁暮馀闻》:“李仲山与内阁诸公亦颇落落,故有人拟议李将来必组织内阁而代熊者,此节恐难成事实。”⒊ 稀疏;零落。引:汉杜笃《首阳山赋》:“长松落落,卉木蒙蒙。”晋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唐韩愈《东都遇春》诗:“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冯自由《民主主义与中国政治改革之前途》:“中等资产阶级之可数者,概已落落如晨星。”⒋ 冷淡。引:《花城》1981年第3期:“他是不是风闻了什么才这样对我落落寡情?”⒌ 高超;卓越。引: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宋王禹偁《怀贤诗·桑魏公》:“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⒍ 粗劣貌。引:《文子·符言》:“故无为而寧者,失其所寧即危;无为而治者,失其所治即乱。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后汉书·冯衍传下》:“冯子以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李贤注:“玉貌碌碌,为人所贵。石形落落,为人所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⒎ 形容多而连续不断的样子。引:唐赵牧《对酒》诗:“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辽史·文学传·萧韩家奴李澣论》:“韩家奴对策,落落累数百言,概可施诸行事。”清郑梁《<南雷文案>序》:“要之原本於六经,取材於百氏,浩浩乎其胸中,而落落乎其笔端。”⒏ 清楚、分明的样子。引:《魏书·术艺传·张渊》:“灼灼羣位,落落幽纪。设官分职,罔不悉置。”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元萨都剌《寄朱舜咨》诗:“落落江南山,一一青可数。”王闿运《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行状》:“今掇其落落大者……以待国史徵采。”⒐ 清澈貌。一本作“洛洛”。引: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三:“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⒑ 象声词。引:唐王建《听雨》诗:“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簷头。”唐司空图《乙巳岁重阳独登上方》诗:“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宋梅尧臣《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⒈犹磊落。常用以形容人的气质、襟怀。参见“磊落”。引《三国志·蜀志·彭羕传》:“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誉。”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明李东阳《明故奉政大夫乔君墓志铭》:“稍长,落落有大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献县史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黄葆桢《赠徐公孟》诗:“落落徐公孟,青年多苦吟。”⒉形容孤高,与人难合。引宋李纲《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志广材疎,自笑落落而难合。”清周亮工《<托素斋诗>序》:“媿曾復落落不肯苟同於俗,自信者殊坚。”黄远庸《岁暮馀闻》:“李仲山与内阁诸公亦颇落落,故有人拟议李将来必组织内阁而代熊者,此节恐难成事实。”⒊稀疏;零落。引汉杜笃《首阳山赋》:“长松落落,卉木蒙蒙。”晋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唐韩愈《东都遇春》诗:“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冯自由《民主主义与中国政治改革之前途》:“中等资产阶级之可数者,概已落落如晨星。”⒋冷淡。引《花城》1981年第3期:“他是不是风闻了什么才这样对我落落寡情?”⒌高超;卓越。引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宋王禹偁《怀贤诗·桑魏公》:“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⒍粗劣貌。引《文子·符言》:“故无为而寧者,失其所寧即危;无为而治者,失其所治即乱。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后汉书·冯衍传下》:“冯子以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李贤注:“玉貌碌碌,为人所贵。石形落落,为人所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⒎形容多而连续不断的样子。引唐赵牧《对酒》诗:“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辽史·文学传·萧韩家奴李澣论》:“韩家奴对策,落落累数百言,概可施诸行事。”清郑梁《<南雷文案>序》:“要之原本於六经,取材於百氏,浩浩乎其胸中,而落落乎其笔端。”⒏清楚、分明的样子。引《魏书·术艺传·张渊》:“灼灼羣位,落落幽纪。设官分职,罔不悉置。”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元萨都剌《寄朱舜咨》诗:“落落江南山,一一青可数。”王闿运《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行状》:“今掇其落落大者……以待国史徵采。”⒐清澈貌。一本作“洛洛”。引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三:“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⒑象声词。引唐王建《听雨》诗:“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簷头。”唐司空图《乙巳岁重阳独登上方》诗:“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宋梅尧臣《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网友释义
落落,汉语词汇。拼音:luòluò指零落;形容孤独,不遇合。语出左思《咏史》诗:“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汉语大词典
(1).犹磊落。常用以形容人的气质、襟怀。《三国志·蜀志·彭羕传》:“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谠落落之誉。”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明李东阳《明故奉政大夫乔君墓志铭》:“稍长,落落有大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献县史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黄葆桢《赠徐公孟》诗:“落落徐公孟,青年多苦吟。”参见“磊落”。(2).形容孤高,与人难合。宋李纲《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志广材疏,自笑落落而难合。”清周亮工《〈托素斋诗〉序》:“愧曾复落落不肯苟同于俗,自信者殊坚。”黄远庸《岁暮馀闻》:“李仲山与内阁诸公亦颇落落,故有人拟议李将来必组织内阁而代熊者,此节恐难成事实。”(3).稀疏;零落。汉杜笃《首阳山赋》:“长松落落,卉木蒙蒙。”晋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唐韩愈《东都遇春》诗:“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冯自由《民主主义与中国政治改革之前途》:“中等资产阶级之可数者,概已落落如晨星。”(4).冷淡。《花城》1981年第3期:“他是不是风闻了什么才这样对我落落寡情?”(5).高超;卓越。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宋王禹偁《怀贤诗·桑魏公》:“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6).粗劣貌。《文子·符言》:“故无为而宁者,失其所宁即危;无为而治者,失其所治即乱。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后汉书·冯衍传下》:“冯子以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李贤注:“玉貌碌碌,为人所贵。石形落落,为人所贱。”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总术》:“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7).形容多而连续不断的样子。唐赵牧《对酒》诗:“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辽史·文学传·萧韩家奴李浣论》:“韩家奴对策,落落累数百言,概可施诸行事。”清郑梁《〈南雷文案〉序》:“要之原本于六经,取材于百氏,浩浩乎其胸中,而落落乎其笔端。”(8).清楚、分明的样子。《魏书·术艺传·张渊》:“灼灼群位,落落幽纪。设官分职,罔不悉置。”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元萨都剌《寄朱舜咨》诗:“落落江南山,一一青可数。”王闿运《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行状》:“今掇其落落大者……以待国史徵采。”(9).清澈貌。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三:“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一本作“洛洛”。(10).象声词。唐王建《听雨》诗:“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唐司空图《乙巳岁重阳独登上方》诗:“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宋梅尧臣《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国语辞典
⒈ 形容高、众多或稀疏等现象的状态词。引:《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⒉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心胸旷达率真。引:《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⒊ 形容对人冷淡,与人合不来。引: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例:如:「落落寡合」。⒋ 沦落、衰败的样子。引: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聊斋志异·卷一·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落落[luòluò]⒈形容高、众多或稀疏等现象的状态词。引《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⒉形容举止潇洒自然,心胸旷达率真。引《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⒊形容对人冷淡,与人合不来。引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例如:「落落寡合」。⒋沦落、衰败的样子。引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聊斋志异·卷一·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
辞典修订版
形容高、众多或稀疏等现象的状态词。《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形容举止潇洒自然,心胸旷达率真。《晋书.卷一零五.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形容对人冷淡,与人合不来,如:「落落寡合」。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沦落、衰败的样子。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聊斋志异.卷一.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
其他释义
①形容心胸开朗豁达:落落大方。②形容性格孤高不合群:落落寡合。③形容态度冷淡:落落寡情。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落落造句
1.她的神色和风度依旧象平常那样落落大方,和蔼可亲,并没有钟情于任何人的迹象。根据我那一晚上仔细观察的情形看来,我确实认为她虽然乐意接受他的殷勤,可是她并没有用深情密意来报答他。
2.像大多数怕羞的男人那样,他非常爱慕思嘉这样快活,开朗而落落大方的姑娘。
3.雪花纷然落下,飘飘落落洒满心间;风,轻柔拂过,随行飘逸笼络心怀;情,飘然而至,蠢蠢欲动动彻心怀。人世间不仅仅只有亲情能幻化出真切,人世间不仅仅只有爱情能幻化出浪漫,悠然间,友情在雪中幸福聚会!
4.她一身白色睡裙,雍容典雅,落落大方,高贵的气质让人望而祛步,她的脸上,绽放的笑容,像花,像云,恬静优美,让人心生爱怜。
5.我把纯白的一面朝向你,给你们看里面金黄色的宠爱,草绿色的谢意。天蓝色的眷恋。落落 
6.安义公主,李霜儿,李三的最小也是最宠爱的女儿,紫儿口中的公主自然是温柔贤惠,落落大方的,只不过有的时候爱使小性子。
7.往事在我心底犹如潮水一般起起落落,变得遥远模糊了,可是每当我看到母亲那忧虑、湿润和浑浊的眼睛,就会想起那个难忘的夜晚,因为就在那个夜晚,我知道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是心头那永不退却的潮水。
8.麦子长势差,稀稀落落,又细又蔫又黄,像狗尾巴草相同矮小干瘪。
9.几颗矮小奇特的植株稀稀落落的分布在地面上,植株只有细细地一条主干和稀少的枝条,而且还都是灰色的。
10.大丈夫处世,当磊磊落落,建不朽于天壤,安能随肉食者老死牖下!纵有才无命,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能流芳百世,亦当自我造命,弄兵潢地,遗耻万年。
落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