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恶风
è fēng

【拼音】:è fēng

【注音】:ㄜˋㄈㄥ

【结构】:恶(上下结构)风(半包围结构)

【简体】:恶风

【繁体】:惡風

字义分解
恶风的解释
词语解释
狂风。以喻政治上的邪恶势力。坏风气,陋习。恶风[èfēng]⒈狂风。⒉以喻政治上的邪恶势力。⒊坏风气,陋习。
引证解释
⒈狂风。引唐杜甫《渼陂行》:“鼉作鲸吞不復知,恶风白浪何嗟及!”陈毅《野营》诗:“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⒉以喻政治上的邪恶势力。⒊坏风气,陋习。
网络解释
恶风恶风读wùfēng。指病人遇风觉冷,避风则缓解之症。外感内伤俱可见恶风之证。指病邪,《素问·脉要精微论》:“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综合释义
狂风。唐杜甫《渼陂行》:“鼉作鲸吞不復知,恶风白浪何嗟及!”陈毅《野营》诗:“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不良的风气、风俗。也称为「恶俗」。中医上指身体怕风,犹言风邪。不良的风气、风俗。也称为「恶俗」。中医上指身体怕风,犹言风邪。恶风[èfēng]狂风、巨风。唐.杜甫〈渼陂行〉:「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汉语大词典
(1).狂风。唐杜甫《渼陂行》:“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陈毅《野营》诗:“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2).以喻政治上的邪恶势力。(3).坏风气,陋习。
国语辞典
不良的风气、风俗。恶风[èfēng]⒈不良的风气、风俗。⒉中医上指身体怕风,犹言风邪。⒊狂风、巨风。引唐·杜甫〈渼陂行〉:「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辞典修订版
不良的风气、风俗。也称为「恶俗」。中医上指身体怕风,犹言风邪。狂风、巨风。唐.杜甫〈渼陂行〉:「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其他释义
1.狂风。2.以喻政治上的邪恶势力。3.坏风气,陋习。
恶风造句
1.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重,表虚湿盛服之康。
2.译体恶风劲吹,从大作家到小学生,同受愚弄而懵然不觉。更可怕的是报刊上一窝蜂去学样,还觉得有趣,真要教前辈大师们,鲁胡老梁沈赵,地下同声一哭!流沙河。
3.即外感风邪最容易伤及人体的阳经和肌表,使阳维脉对气血调节失控,所主体表的皮毛腠理开泄,出现恶风寒、汗出、头痛等症;皮毛腠理郁闭而发热。 
4.沉寂多时的飙车恶风死灰复燃,让警方十分头痛。
5.沉寂多时的飚车恶风死灰复燃,让警方十分头痛。
6.看耳朵辨疾病:耳朵红润有光泽,先天肾精充足;耳朵干枯无光泽,机体肾精不足;耳朵颜色淡白,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为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耳朵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7.好一阵恶风,吹裂了空间,绞碎了元力,凄凄惨惨,遮天盖日。
8.沉寂多时的飆车恶风死灰复燃,让警方十分头痛。
9.随着春分的到来,风热犯肺渐成为春季外邪侵入的多发季节,其症初见为微恶风寒、发热、咽干喉痛、咳嗽、咯痰等,特别推荐葱白淡豆豉葛根汤。
10.如果出现咽喉肿痛、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苔薄黄、频咳、气粗、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鼻流黄浊涕等症状时,可能是风热咳嗽。 
恶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