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牵合附会
qiān hé fù huì

【拼音】:qiān hé fù huì

【注音】:ㄑ一ㄢㄏㄜˊㄈㄨˋㄏㄨㄟˋ

【词性】:成语。

【简体】:牵合附会

【繁体】:牽合附會

字义分解
牵合附会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言牵强附会。亦作:牵合傅会牵合附会[qiānhéfùhuì]⒈犹言牵强附会。亦作:牵合傅会。
基础解释
犹言牵强附会。亦作:[[牵合傅会]]
引证解释
⒈犹言牵强附会。引宋李纲《灾异论》:“某事失,则某灾为之应;某异见,则某事为之符,其説牵合附会,迂阔而难信。”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亦作“牵合傅会”。明王廷相《雅述》下篇:“《吕氏月令》乃牵合傅会之书,柳子厚论之详矣。”
综合释义
硬把不相干的事物凑合在一起。《明史.卷一九一.薛蕙传》:「然其牵合附会,眩于名实,苟不辨而绝之,殆将为后世祸矣。」牵强附会。宋.郑樵〈通志总序〉:「董仲舒以阴阳之学倡为此说,本于《春秋》,牵合附会。历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以受笼罩而欺天下。」(源)硬把不相干的事物凑合在一起。明史˙卷一九一˙薛蕙传:然其牵合附会,眩于名实,苟不辨而绝之,殆将为后世祸矣。
国语辞典
硬把不相干的事物凑合在一起。牵合附会[qiānhéfùhuì]⒈硬把不相干的事物凑合在一起。引《明史·卷一九一·薛蕙传》:「然其牵合附会,眩于名实,苟不辨而绝之,殆将为后世祸矣。」成语解释牵合附会
辞典修订版
硬把不相干的事物凑合在一起。《明史.卷一九一.薛蕙传》:「然其牵合附会,眩于名实,苟不辨而绝之,殆将为后世祸矣。」
成语词典版
01.宋.郑樵〈通志总序〉:「董仲舒以阴阳之学倡为此说,本于《春秋》,牵合附会。历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以受笼罩而欺天下。」(源)02.《明史.卷一九一.薛蕙列传》:「然其牵合附会,眩于名实,苟不辨而绝之,殆将为后世祸矣。」
其他释义
犹言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牵合附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