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国老
guó lǎo

【拼音】:guó lǎo

【注音】:ㄍㄨㄛˊㄌㄠˇ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老(半包围结构)

【简体】:国老

【繁体】:國老

字义分解
国老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掌教化的官。指国之重臣。甘草的别名。国老[guólǎo]⒈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⒉掌教化的官。⒊指国之重臣。⒋甘草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引《周礼·夏官·罗氏》:“中春,罗春鸟,献鳩以养国老。”孙诒让正义:“国老之内,以老、更为尤尊。”《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子文。”孔颖达疏:“《王制》云:‘有虞氏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然则国老者,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汉贾谊《治安策》:“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⒉掌教化的官。引《孔子家语·弟子行》:“宜为国老。”王肃注:“国老,助宣德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国老王喜、廷掾郑篤、功曹邠勤等,咸曰宜之。”⒊指国之重臣。引宋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之二:“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寳,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姦雄,但説成功尊国老。”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楚王﹞暐矫詔擅害国老。”⒋甘草的别名。引唐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诗:“蒔药闲庭延国老,开罇虚室值贤人。”蒋之翘注:“《本草》:甘草名国老。”宋梅尧臣《司马君实遗甘草杖》诗:“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甘草》:“﹝甘草﹞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网络解释
国老(词语解释)国老有四重解释,一是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二是掌管教化的官职;三是特指国之重臣;四是甘草的别称。
综合释义
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周礼·夏官·罗氏》:“中春,罗春鸟,献鳩以养国老。”孙诒让正义:“国老之内,以老、更为尤尊。”《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子文。”孔颖达疏:“《王制》云:‘有虞氏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然则国老者,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汉贾谊《治安策》:“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掌教化的官。《孔子家语·弟子行》:“宜为国老。”王肃注:“国老,助宣德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国老王喜、廷掾郑篤、功曹邠勤等,咸曰宜之。”指国之重臣。宋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之二:“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寳,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姦雄,但説成功尊国老。”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楚王﹞暐矫詔擅害国老。”甘草的别名。唐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诗:“蒔药闲庭延国老,开罇虚室值贤人。”蒋之翘注:“《本草》:甘草名国老。”宋梅尧臣《司马君实遗甘草杖》诗:“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甘草》:“﹝甘草﹞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国老[guólǎo]国老系古代卿大夫致仕者。据〔礼记.王制〕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唐孔颖达疏曰:「国老,谓卿大夫致仕者。」
汉语大词典
(1).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周礼·夏官·罗氏》:“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孙诒让正义:“国老之内,以老、更为尤尊。”《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子文。”孔颖达疏:“《王制》云:‘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然则国老者,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汉贾谊《治安策》:“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2).掌教化的官。《孔子家语·弟子行》:“宜为国老。”王肃注:“国老,助宣德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国老王喜、廷掾郑笃、功曹邠勤等,咸曰宜之。”(3).指国之重臣。宋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之二:“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楚王﹞炜矫诏擅害国老。”(4).甘草的别名。唐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诗:“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蒋之翘注:“《本草》:甘草名国老。”宋梅尧臣《司马君实遗甘草杖》诗:“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甘草》:“﹝甘草﹞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国语辞典
国家的元老。古代用以称退休的公卿大夫。国老[guólǎo]⒈国家的元老。古代用以称退休的公卿大夫。引《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子文。」⒉中药的甘草。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二·草部·甘草》:「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好甘草!性平无毒,能随诸药之性,解金石草木之毒,市语叫做『国老』。」
辞典修订版
国家的元老。古代用以称退休的公卿大夫。《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子文。」中药的甘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二.草部.甘草》:「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好甘草!性平无毒,能随诸药之性,解金石草木之毒,市语叫做『国老』。」
其他释义
1.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2.掌教化的官。3.指国之重臣。4.甘草的别名。
国老造句
1.事实上,对于酷爱说古道今的中国老百姓而言,话本小说、评书戏剧、民间传说等对民众意识所起到的浸润奠基作用,远远大于晦涩难懂的史书。
2.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3.上月,中国邀请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的官员参观小湾和景洪大坝。
4.日本人打中国的时候,中国老百姓心里整天七上八下,提心吊胆。
5.最近,二人转已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6.同一切非正义的统治者一样,他们色厉内荏,十分害怕中国老百姓,简直害怕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7.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念书。 
8.如今的中国,老百姓安生乐业,共享荣福。
9.关公为什么在中国老百姓中有那么大的威望,因为关公是中国人忠孝节义的典范。
10.中国老百姓谁没丢过自行车?习以为常了。
国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