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负韊
fù lán

【拼音】:fù lán

【注音】:ㄈㄨˋㄌㄢˊ

【结构】:负(上下结构)韊(左右结构)

【繁体】:負韊

字义分解
负韊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负籣”。
基础解释
亦作/'负籣/'。《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行。/'裴骃集解引吕忱曰:/'韊盛弩矢。/'后以/'负韊/'指背负革制的箭筒。
引证解释
⒈亦作“负籣”。引《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於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行。”裴駰集解引吕忱曰:“韊盛弩矢。”后以“负韊”指背负革制的箭筒。《汉书·韩延寿传》:“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籣。”颜师古注:“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
网络解释
负韊负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ùlán,是指负籣。
综合释义
亦作“负籣”。《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於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行。”裴駰集解引吕忱曰:“韊盛弩矢。”后以“负韊”指背负革制的箭筒。《汉书·韩延寿传》:“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籣。”颜师古注:“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
网友释义
fùlánㄈㄨˋㄌㄢˊ负韊(负韊)亦作“负籣”。《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於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行。”裴駰集解引吕忱曰:“韊盛弩矢。”后以“负韊”指背负革制的箭筒。《汉书·韩延寿传》:“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籣。”颜师古注:“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
汉语大词典
亦作“负籣”。《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行。”裴骃集解引吕忱曰:“韊盛弩矢。”后以“负韊”指背负革制的箭筒。《汉书·韩延寿传》:“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籣。”颜师古注:“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
其他释义
1.亦作'负?'。亦作'负籣'。2.《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行。'裴骃集解引吕忱曰:'韊盛弩矢。'后以'负韊'指背负革制的箭筒。
负韊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