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才士
cái shì

【拼音】:cái shì

【注音】:ㄘㄞˊㄕˋ

【结构】:才(独体结构)士(独体结构)

【简体】:才士

【繁体】:才士

字义分解
才士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有才德之士;有才华的人。才士[cáishì]⒈有才德之士;有才华的人。
引证解释
⒈有才德之士;有才华的人。引《庄子·天下》:“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晋葛洪《抱朴子·尚博》:“百家之言,虽有步起,皆出硕儒之思,成才士之手。”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天下才士,莫不稽顙,仰望光明。”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自《古诗十九首》以五言传,柏梁以七言传,於是才士专以五七言为诗。”章炳麟《辨诗》:“魏文侯听今乐则不知倦,古乐则卧;故知数极而迁,虽才士弗能以为美。”
网络解释
才士才士,汉语词汇,名词,
释义
指有才学的人,有才德之士
综合释义
有才德之士;有才华的人。《庄子·天下》:“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晋葛洪《抱朴子·尚博》:“百家之言,虽有步起,皆出硕儒之思,成才士之手。”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天下才士,莫不稽顙,仰望光明。”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自《古诗十九首》以五言传,柏梁以七言传,於是才士专以五七言为诗。”章炳麟《辨诗》:“魏文侯听今乐则不知倦,古乐则卧;故知数极而迁,虽才士弗能以为美。”才士[cáishì]有才华的文人。《文选.陆机.文赋》:「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也作「才子」。
网友释义
才士,名词,指有才学的人,有才德之士
汉语大词典
有才德之士;有才华的人。《庄子·天下》:“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晋葛洪《抱朴子·尚博》:“百家之言,虽有步起,皆出硕儒之思,成才士之手。”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天下才士,莫不稽颡,仰望光明。”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自《古诗十九首》以五言传,柏梁以七言传,于是才士专以五七言为诗。”章炳麟《辨诗》:“魏文侯听今乐则不知倦,古乐则卧;故知数极而迁,虽才士弗能以为美。”
国语辞典
有才华的文人。《文选.陆机.文赋》:「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也作「才子」。才士[cáishì]⒈有才华的文人。也作「才子」。引《文选·陆机·文赋》:「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其他释义
1.有才德之士;有才华的人。
才士造句
1.我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反驳林雅琪:“世界名人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这不足以说明开卷有益吗?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开卷读书。”。
2.在莒州期间,他深入调查,深以战乱、天灾致典籍散失为憾,认为莒地“而数千百年以来,圣贤所居,豪杰崛起,忠孝节义,以及文人才士,炳炳烺烺,多可纪者。
3.只要使文章不脱离它应有的结构规范,表词达意还说得过去,就可称为才士了。
4.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www.chazidian.com/zj-45688/查字典造句)
才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