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榆次之辱
yú cì zhī rǔ

【拼音】:yú cì zhī rǔ

【注音】:ㄩˊㄘˋㄓㄖㄨˇ

【词性】:成语。

字义分解
榆次之辱的解释
词语解释
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榆次之辱[yúcìzhīrǔ]⒈《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后因以“榆次之辱”为无故受辱之典。
引证解释
⒈后因以“榆次之辱”为无故受辱之典。引《史记·刺客列传》:“荆軻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⒈后因以“榆次之辱”为无故受辱之典。引《史记·刺客列传》:“荆軻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成语解释榆次之辱
综合释义
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后汉书·孔融传》榆次之辱[yúcìzhīrǔ]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汉语大词典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后因以“榆次之辱”为无故受辱之典。《后汉书·孔融传》:“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榆次之辱造句
1.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后汉书·孔融传》
榆次之辱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