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善恶
shàn è

【拼音】:shàn è

【注音】:ㄕㄢˋㄜˋ

【结构】:善(上下结构)恶(上下结构)

【繁体】:善惡

字义分解
善恶的解释
词语解释
善指顺理,恶指违理。善恶[shànè]⒈好坏;褒贬。
引证解释
⒈好坏;褒贬。引《楚辞·离骚》:“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善恶书於史册,毁誉流於千载。”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録,则善恶自见。”朱熹注:“褒贬。”宋曾巩《史馆申请》之三:“善恶可劝戒,是非后世当考者,书之,其细故常行,更不备书。”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网络解释
善恶指善与恶。若再加上无记,则合称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然于经论中有多种不同说法,依成唯识论卷五之意,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与无漏行法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有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其善恶之分际,在顺益与违损之差别。且善恶二者皆须贯串此世与他世,否则即为无记。如人、天之乐果,于此世虽为顺益,于他世则不为顺益,故非为善,而为无记性。又如恶趣之苦果,于此世虽为违损,于他世则不为违损,故亦非恶,而为无记性。
综合释义
好坏;褒贬。《楚辞·离骚》:“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善恶书於史册,毁誉流於千载。”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録,则善恶自见。”朱熹注:“褒贬。”宋曾巩《史馆申请》之三:“善恶可劝戒,是非后世当考者,书之,其细故常行,更不备书。”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汉语大词典
好坏;褒贬。《楚辞·离骚》:“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后之作者,在据事迹实录,则善恶自见。”朱熹注:“褒贬。”宋曾巩《史馆申请》之三:“善恶可劝戒,是非后世当考者,书之,其细故常行,更不备书。”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其他释义
1.好坏;褒贬。
善恶造句
1.哀鸿遍地,妖魔四起;世生万物,万物皆有生灵;生灵有善、恶之类,故有正邪之分。
2.只有实际的行为才配得上道德判断,所以单恋,其实是超越善恶的爱恋。
3.恨怨悲苦憎怒嗔,仁爱慈孝礼义廉。是故恨人所以得仁,无爱者必无怨,不慈者必无悲。孝而有苦,憎后耻来,义自怒生,怜人心嗔。夹天地七大苦,破人情七大爱。遂舍善恶之心,得称剑神。孙晓 
4.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
5.一个人要有立场,不可以没有是非黑白善恶美丑的辨别,就像命理和相貌是生就的一样,人也应该具有识别的能力。
6.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敌我两种力量,正谬两种主张,资无两个阶级。
7.常警示分清善恶美丑,师贤达明辨是非黑白。
8.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敌我两种力量,正谬两种主张,资无两个阶级。要善于面对和把握大量的中间状态,过滤状态,无序状态与自相矛盾的状态,可调控状态,可塑状态等等。
9.目不能别黑白,耳不能别清浊,口不能言善恶,则所谓不能也。
10.岁月,几乎磨灭了所有坚持。幸存下来的便成了异类,注定了人海中更漫长的经历与漂泊。但不必唏嘘更无需自嘲一切早有注定,五光十色美丑善恶,在人生这个剧本里命运这个导演前我们只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善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