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条教
tiáo jiào

【拼音】:tiáo jiào

【注音】:ㄊ一ㄠˊㄐ一ㄠˋ

【结构】:条(上下结构)教(左右结构)

【繁体】:條教

字义分解
条教的解释
词语解释
法规,教令。条教[tiáojiào]⒈法规,教令。
引证解释
⒈法规,教令。引《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晋书·殷仲堪传》:“领晋陵太守,居郡禁产子不举,久丧不葬,録父母以质亡叛者,所下条教甚有义理。”唐无可《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条教关天道,歌謡入圣聪。”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处则为佔毕絃诵,而出则为条教号令。”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群之部勒条教愈分明者,则其族愈强,而其种之传愈远。”
网络解释
条教条教,
综合释义
法规,教令。《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晋书·殷仲堪传》:“领晋陵太守,居郡禁产子不举,久丧不葬,録父母以质亡叛者,所下条教甚有义理。”唐无可《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条教关天道,歌謡入圣聪。”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处则为佔毕絃诵,而出则为条教号令。”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群之部勒条教愈分明者,则其族愈强,而其种之传愈远。”
网友释义
条教,拼音:tiáojiào注音:ㄊㄧㄠˊㄐㄧㄠˋ法规,教令
汉语大词典
法规,教令。《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晋书·殷仲堪传》:“领晋陵太守,居郡禁产子不举,久丧不葬,录父母以质亡叛者,所下条教甚有义理。”唐无可《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条教关天道,歌谣入圣聪。”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处则为佔毕弦诵,而出则为条教号令。”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群之部勒条教愈分明者,则其族愈强,而其种之传愈远。”
其他释义
1.法规,教令。
条教造句
1.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
2.父亲像一棵大树,支撑着家庭;父亲像一片大海,包容着我的过错;父亲像一条教鞭,总在鞭策着我前进。这就是我的父亲,平凡而伟大!
3.律师求情指,被告两年前受女童母亲所托,希望提升女童学业及操行成绩,案发当晚女童向被告说谎,才用藤条教训她。
4.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一条教学原则。
5.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6.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条"不要教过多的学科"另一条,"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7.例如,教皇不谬说,是直到20世纪,才被宣布为一条教义。
8.第8条教育会会址,设于该组织区域内;并得经主管机关核准,另设办事处.
9.父亲像一棵大树,支撑着家庭;父亲像一片大海,包容着我的过错;父亲像一条教鞭,总在鞭策着我前进。这就是我的父亲,平凡而伟大!【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10.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一条教学原则。(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44719/造句)
条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