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薄俗
báo sú

【拼音】:báo sú

【注音】:ㄅㄠˊㄙㄨˊ

【结构】:薄(上下结构)俗(左右结构)

【简体】:薄俗

【繁体】:薄俗

字义分解
薄俗的解释
词语解释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薄俗[báosú]⒈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基础解释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引证解释
⒈轻薄的习俗,坏风气。引《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清唐孙华《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网络解释
薄俗薄俗,拼音是báosú,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综合释义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清唐孙华《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薄俗[báosú]轻贱传统善良风俗。《汉书.卷九.元帝纪》:「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违反人情。《晋书.卷八一.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虽有常防,莫肯遵修。」
网友释义
薄俗,拼音是báosú,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汉语大词典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绵邈日已凋。”清唐孙华《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国语辞典
轻贱传统善良风俗。薄俗[bósú]⒈轻贱传统善良风俗。引《汉书·卷九·元帝纪》:「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⒉违反人情。引《晋书·卷八一·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虽有常防,莫肯遵修。」
辞典修订版
轻贱传统善良风俗。《汉书.卷九.元帝纪》:「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违反人情。《晋书.卷八一.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虽有常防,莫肯遵修。」
其他释义
1.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薄俗造句
1.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
2.起早月尚明,微风响庭树。遥钟尽残河,池草盈白露。披衣行空庭,孤禽语平曙。酬措每疏慵,晨光起檐户。孰知愁虑牵,丘壑慕恬素。薄俗擅奸危,皇情感深顾。岁阑贫病侵,幽愤徒朝暮。张宇初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4811/造句
薄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