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否否
fǒu fǒu

【拼音】:fǒu fǒu

【简体】:否否

【繁体】:否否

字义分解
否否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否否[fǒufǒu]⒈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
基础解释
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引:《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清戴名世《药身说》:“‘子之志其又有託於此乎?’戴子曰:‘否否。’”朱自清《说梦》:“说到孔子,孔子不反对做梦,难道也做不了‘至人’、‘真人’?我说,‘唯唯,否否!’”⒈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引《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清戴名世《药身说》:“‘子之志其又有託於此乎?’戴子曰:‘否否。’”朱自清《说梦》:“说到孔子,孔子不反对做梦,难道也做不了‘至人’、‘真人’?我说,‘唯唯,否否!’”
综合释义
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清戴名世《药身说》:“‘子之志其又有託於此乎?’戴子曰:‘否否。’”朱自清《说梦》:“说到孔子,孔子不反对做梦,难道也做不了‘至人’、‘真人’?我说,‘唯唯,否否!’”否否[fǒufǒu]表示不同意。《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网友释义
否否,读音为fǒufǒu,汉语词语,释义为不是不是。
汉语大词典
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清戴名世《药身说》:“‘子之志其又有托于此乎?’戴子曰:‘否否。’”朱自清《说梦》:“说到孔子,孔子不反对做梦,难道也做不了‘至人’、‘真人’?我说,‘唯唯,否否!’”
国语辞典
⒈ 表示不同意。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否否[fǒufǒu]⒈表示不同意。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辞典修订版
表示不同意。《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其他释义
1.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
否否造句
1.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2.李老汉见他年纪轻轻的一个公子哥儿模样,哪里肯信,却也不敢公然说不信,嘴上唯唯否否,脸上神色却是不是为然。
3.但无论是博学的学者、法师还是那些稀有的从格里那斯提来的精灵,都对此唯唯否否,相信这是教廷那些耸立在各地的火刑柱与赎罪墙的神力。
4.认识他的人都知道,陈略十分的文静,那是一种让人十分的无奈的腼腆,遇人唯唯否否,不敢高声语,行事鼠首偾事,恐惊身边人。
5.因为你经学功底深厚,所以朕特地问你,你应该阐明得失,指出为政的要点,不要唯唯否否,或者怀疑恐惧。
6.看到契诃夫笔下的那个唯唯否否的七等文官的形象,使人感到在沙皇俄国的社会里,人性被歪曲得多么厉害啊!
7.牛不喝水强按头,这不是强人所强,又是什么?自知犯了错的二皇子,唯唯否否的思筹了一会儿,终于在心里叹口气“唉,火是自己放的,最好还是自己救去。
8.自知犯了错的二皇子,唯唯否否的思筹了一会儿,终于在心里叹口气“唉,火是自己放的,最好还是自己救去。
9.虎落陷坑不堪言,进前容易退后难,谋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事牵连,正所谓泰极而否,否极泰来,互为因果。
10.,表明泰极而否,否极泰来,互为因果。
否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