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闭口藏舌
bì kǒu cáng shé

【拼音】:bì kǒu cáng shé

【注音】:ㄅ一ˋㄎㄡˇㄘㄤˊㄕㄜˊ

【词性】:成语。

【简体】:闭口藏舌

【繁体】:閉口藏舌

字义分解
闭口藏舌的解释
词语解释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闭口藏舌[bìkǒucángshé]⒈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语出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引证解释
⒈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引语出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宋楼钥《跋徐神翁真迹》:“道成之后,闭口藏舌,何用管人间如许閒事。”元刘庭信《折桂令·忆别》曲:“呆答孩闭口藏舌。”
综合释义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道成之后,~,何用管人间如许闲事。◎宋·楼钥《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迹》卷七十二闭口藏舌[bìkǒucángshé]不说话。元˙刘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意迟迟揉腮耳,呆答孩闭口藏舌。
网友释义
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出处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汉语大词典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语出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宋楼钥《跋徐神翁真迹》:“道成之后,闭口藏舌,何用管人间如许閒事。”元刘庭信《折桂令·忆别》曲:“呆答孩闭口藏舌。”
国语辞典
不说话。闭口藏舌[bìkǒucángshé]⒈不说话。引元·刘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意迟迟揉腮?耳,呆答孩闭口藏舌。」成语解释闭口藏舌
辞典修订版
不说话。元.刘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意迟迟揉腮撧耳,呆答孩闭口藏舌。」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不说话。元˙刘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意迟迟揉腮耳,呆答孩闭口藏舌。
出处
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近反义词
闭口藏舌造句
1.张顺盘膝而坐,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意归中,待呼吸气调匀后,用鼻根呼吸。
2.闭口藏舌,舌顶上腭,呼吸绵绵,微降丹田。
3.取盘坐势,二目紧闭,含光凝神,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意归中,均匀吸气。
4.对于铁柱能言善辩的口才,吴尘早有领教,知道和他继续唠叨下去也是自讨没趣,干脆闭口藏舌,不再说话。
5.盘膝而坐,二目垂帘,含光凝神,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意归中。
6.通奇经八脉之法,必正襟跌坐,二目垂帘,含光凝神,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意归中,待呼吸气调匀后,以鼻根呼吸。
7.取坐势,二目垂帘,含光凝神,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意归中,待呼吸气调匀后,用鼻根呼吸。
8.取坐势,二目垂帘,含光凝神,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意归中,待呼吸气调匀后,用鼻根呼吸。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闭口藏舌造句
9.道成之后,闭口藏舌,何用管人间如许闲事。◎宋·楼钥《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迹》卷七十二
闭口藏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